體制機制和觀念轉變是智能交通長遠發展的核心保障[一]
- 點擊數:825 發布時間:2008-06-20 08:14:07
- 分享到:
關鍵詞:
6月9日開始,北京地鐵全面使用自動售檢票系統,紙票徹底退出了北京地鐵的歷史舞臺。
6月2日,北京奧運“交通氣象預報”發出了第一份預報,比預期的時間提前了一個月。至此,北京的智能交通體系在向著服務奧運的短期目標,以及建立代表北京智能交通水平的“新北京交通體系”的長期目標,又邁進了一步。
全球熱點
交通安全、交通堵塞及環境污染是困擾當今國際交通領域的三大難題,尤其以交通安全問題最為嚴重。據專家研究,采用智能交通技術提高道路管理水平后,每年僅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就可減少30%以上,并能提高交通工具的使用效率50%以上。為此,世界各發達國家競相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進行大規模的智能交通技術研究試驗。
智能交通技術(ITS),是指將先進的信息技術、數據通訊傳輸技術、電子控制技術、計算機處理技術等應用于交通運輸行業從而形成的一種信息化、智能化、社會化的新型運輸系統,它使交通基礎設施能發揮最大效能。該技術于上世紀80年代起源于美國,隨后各國都積極尋求在這一領域中的發展。
1991年,美國國會通過了《綜合地面運輸效率方案》,由美國運輸部負責全國智能交通的發展工作,并在以后的6年中由政府撥款6.6億美元,用來進行智能交通技術的研究。
在日本,建設省作為政府最大投資者,1999年到2000年兩年間,投入1453億日元用于智能交通技術的開發,并制定了到2015年左右全國主要干線道路實現智能化的具體目標。目前日本已在智能交通項目上,形成了官方、民間、學術機構的協調體制,這對日本的智能交通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進作用。
歐洲十多個國家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投資50多億美元,聯合執行一項旨在完善道路設施、提高服務水平的DRIVE計劃。
繼美、日、歐之后,新興的工業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也紛紛開展了智能交通技術的全面開發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