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投資》
一端是政治和文化中心北京,另一端是交通、金融、制造業中心天津,只需30分鐘,京津城際列車無疑將大大加速京津地區一體化進程
文/本刊記者 秦鳳華
由于工作需要,兩年前摩托羅拉中國公司新聞發言人陳雷常住天津,每逢周末駕車從京津塘高速公路回北京,交通擁塞讓他不勝煩擾。“等到京津城際開通,我就坐火車回家,永不堵車,時間縮短一多半”,彼時,陳雷曾對《中國投資》暢想。
令陳雷興奮的京津城際,是我國第一條投入商業運行的高等級城際快速鐵路,運行時速每小時300公里,來往北京、天津一次只要30分鐘。
“作為一項重要的基礎設施項目,京津城際最突出的作用就是實現了京津兩地之間交通的便利快捷,縮短了時間和空間上的距離”,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交通業務部鐵道處樸愛華處長對《中國投資》說。
“京津雙城記”
2008年4月26日,最高時速達370公里的CRH3“和諧號”動車組列車成功試跑京津城際鐵路。京津城際鐵路的開通,標志著中國已進入時速300公里的高速鐵路時代。
自國家中長期鐵路規劃網2004年公布后,包括京津城際在內的多條客運專線都明確提出要建成高速鐵路。當年5月,京津城際高速鐵路項目立項。
按照發達國家的經驗,高速鐵路基本上以首都為中心向外輻射,畢竟首都作為一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運輸需求相對大,效益也更好一些。“高速鐵路建設要選擇客流量大的線路,這是行業內的一個共識”,樸愛華說。
京津城際鐵路項目總投資123.4億元,由北京市、天津市、鐵道部以及中海油基地集團共同投資建設,未來重組以后,大體上仍將以鐵道部控股為主。
天津市交通委有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投資》采訪時說,目前京津間已有的鐵路通道利用率已超過90%,特別是北京奧運會期間,來往于京津兩地間的游客和觀看奧運會賽事的觀眾將更加頻繁,現有鐵路運輸能力已遠遠不能滿足運量增長的需要。
按照《環渤海京津冀地區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2005-2020)》,2010年“建成北京-天津-塘沽城際軌道交通線,構建京津冀地區城際軌道交通網的主軸”。
京津塘軌道交通線是京津冀地區軌道交通網的主軸,其中作為一期工程的京津城際鐵路將在北京奧運會之前實現通車。屆時,京津城際快速鐵路將主要服務于來往京津城際間的公務、商務、旅游、觀賽的旅客和觀眾。
而著眼長遠,京津城際把北京、天津兩個直轄市緊密聯在一起。僅30分鐘的路程,與同一城市的差異并不大。京津兩地可以利用各自的比較優勢,分工合作,實現互利互惠的共同發展。
天津社會科學院城市經濟研究所教授陳柳欽告訴《中國投資》,隨著京津城際快速列車的開通,京津兩地的經濟、社會、文化因素會逐漸趨同,必然會形成一個經濟圈。
“有了城際高速鐵路后,即使人在北京工作,也完全可以在武清、石家莊甚至天津等城市安家,畢竟那里的房價要低于北京”,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區域經濟室主任魏后凱表示。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城市軌道交通專業委員會委員馮愛軍告訴《中國投資》,在發達國家,很多城市居民都選擇了這樣的生活方式。最明顯的是倫敦,很多上班族在城區工作、而在郊區置業,路上往往選擇乘坐鐵路、地鐵等軌道交通工具。這一方面是城市房價昂貴,另一方面也因為城區停車費不菲,而且郊區的居住環境也更理想。
陳柳欽表示,這條客運專線的建成運營,是完成構建京津冀都市圈、城市帶的一項基礎性工程,提升了京津兩地的經濟輻射力,促進京津冀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資源整合與共享,從而使北京和天津的城市職能分工加速——北京作為政治、文化中心,天津作為交通、金融、制造業中心,大大加快了京津地區一體化進程。
中國社會科學院區域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劉維新也認為,京津城際高鐵周邊區域可以更便捷地承接北京和天津產業轉移和擴散,可以更好地在分散大都市部分功能過程中獲得發展。“北京與天津的融合不可避免,這是一個大趨勢”,劉維新說。
而為了實現京津之間的快速交通與便捷,京津城際還在北京亦莊和天津張貴莊兩站分別預留了與首都機場和天津濱海國際機場的接軌條件。未來將該線路分別引入首都機場和天津機場,就可以實現首都機場到天津機場1小時直達。
奠定物流中心的發展基石
京津城際的開通在環渤海地區形成了一個“半小時經濟圈”。
“這并不僅僅意味著北京和天津這兩座城市在區域內的獨領風騷,而是一個地區的崛起,必將促進環渤海地區經濟快速協調發展”,陳柳欽說,京津城際不僅是溝通北京、天津兩大直轄市的便捷通道,也是環渤海京津冀地區城際客運鐵路網的主干道。
天津濱海新區位于環渤海地區的中心位置,區位優勢明顯,不僅與河北、北京相連,與遼寧大連、山東青島等大城市也都相距不遠。同時,濱海新區面向東北亞,天津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經貿關系密切,在吸納日韓產業轉移中具有更多的機會和優勢。而且,天津還是蒙古、哈薩克斯坦等內陸國家的出海口,是華北、西北乃至中亞地區最重要、最便捷的海上通道。
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天津也把“建設成為我國北方對外開放的門戶,服務環渤海、輻射三北、面向東北亞的國際物流中心”作為自己的發展目標。
然而,發展物流離不開交通基礎設施的便利與快捷。
東海證券分析師王萬金告訴《中國投資》,鐵路運輸是目前已知最有效的陸上交通方式,其主要特點是運輸能力大、能耗低、規模經濟、安全可靠及受自然條件影響較小,但因其初始建設成本高、建設周期長、運輸靈活性欠缺,比較適合承擔中長距離的大宗貨物內陸運輸以及中長距離的旅客內陸運輸。
“鐵路運輸需求增長空間很大,特別是城際客運市場需求潛力巨大”,王萬金說。
據統計,在2004年進出天津的流動人口、貨物和機動車平均高峰小時流量分別比2002年增長50%、20.8%和26.9%。市域內8條高速公路總流量由2000年的2.2萬輛/天,增加到2004年的14.73萬輛/天,6條國道有5條超過設計流量。特別是京津塘高速公路平均車速比2003年下降了31.4%,其他7條高速公路平均車速比2003年下降了4.7%。這些數字說明,現有交通設施已明顯不適應天津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
2005年3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題研究了《環渤海京津冀地區的軌道交通網規劃(2005-2020年)》,并批復下發了正式文件。
同年3月,全國政協和天津市共同舉辦了“振興環渤海區域與加快天津濱海新區發展論壇”,此后在天津又召開了“環渤海區域經濟振興與發展座談會”,在這兩次會上形成了很多共識,其中很重要就是發展區域經濟必須以構建區域間現代化交通體系為突破口。
天津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市政府研究室主任張峻屹表示,京津城際軌道項目不僅為天津帶來源源不斷的客流,也將成為天津乃至環渤海區域經濟發展的新動脈。
大交通體系中的H型架構
京津城際軌道交通項目不僅為北京2008奧運會服務,更重要的是將天津納入以濱海新區核心區為中心、半徑約100公里、通過高速公路和城際快速軌道交通實現1小時的交通圈,而城際軌道交通則是“圈”中的骨架。
鐵路不僅帶動了濱海新區的快速發展,反過來,濱海新區還影響著鐵路線路的建設規劃。“在被列為全國綜合配套改革實驗區后,原定的津秦線也隨之做出了設計調整,特意在從濱海新區‘拐’個彎兒,設立濱海新區站”,樸愛華說,“這就為天津打通了一條通向東北地區的運輸大動脈。”
盡管已經開工的京滬高鐵在途經天津時停靠天津西站,但在2005年天津市政府與鐵道部協商后就規劃了一條溝通天津西站和天津站之間的地下線路。這樣一來,天津市整個鐵路系統就盤活了。
如今,為了配合京津高速鐵路的通車,天津站正在進行全面改造。天津站交通樞紐工程總建筑面積45萬平方米,是集普速鐵路、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鐵路、城市地鐵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樞紐工程。該工程將于2010年全部竣工,建成后將對構建現代化的城市立體交通體系、提升城市功能發揮重要作用。
改造后的天津站將充分利用地下空間,實現普速鐵路、高速鐵路、京津城際鐵路、城市地鐵間的零距離換乘。城際鐵路和城市地鐵的建設,強化了后廣場地區的交通功能。
而在京津城際貫通后,其延長線工程也在2008年1月悄然啟動。2008年1月9日,京津城際動車組開行至濱海新區工程動員大會舉行。
京津城際高速鐵路進入濱海新區后將延伸進中心商務區于家堡。目前有關部門正加快確定于家堡車站的具體選址,確保基礎設施先行,屆時從北京到于家堡只需50分鐘。
通過這條高鐵通道,京津密集的人才、信息、技術資源和城市功能都可以更加便捷地向包括濱海新區在內的環渤海區域擴散疏解,進一步釋放中心城市優勢資源的輻射效應,帶動周邊地區共同發展。
背景資料
京津城際鐵路下設北京南、亦莊、永樂、武清、天津5大站,終點站是天津東站。設計時速300公里/小時,最小發車間隔3分鐘,最大通過能力20對/小時,每列車定員900人,最大輸送能力18000人/小時。建成通車后,京津兩地直達30分鐘之內。工程于2005年7月4日開工,2008年8月1日北京奧運會開幕前開通運營。
落戶天津的世界500強企業
電子通訊類
IBM 國際商用機器 排名19
Panasonic 松下電器 排名23
Tyco 泰科國際 排名91
Samsung 三星電子 排名115
Motorola 摩托羅拉 排名156
Canon 佳能 排名178
Denso 電裝 排名244
Sanyo 三洋電機 排名257
Alcatel 阿爾卡特 排名311
Hyundai 現代 排名345
Emerson 艾默生 排名360
Flextronics 偉創力 排名378
化工類
Nissho Iwai Corporation 日商巖井 排名96
ABB 阿西布朗勃法瑞 排名185
LG International 樂喜金星國際 排名205
Idemitsu Kosan 出光興產株式會社 排名285
Lafarge 拉法基 排名361
Akzo Nobel 阿克蘇諾貝爾 排名383
Eastman Kodak 伊士曼柯達 排名394
SEKISUI 積水 排名482
機械加工類
Toyota Motor 豐田汽車 排名8
Volkswagen AG 大眾 排名20
Honda Motor 本田汽車 排名28
United Technologies 聯合技術 排名141
Bridgestone 普利司通 排名256
Deere & Company 迪爾 排名354
Aisin Seiki 愛信精機 排名440
Pohang Iron & Steel 埔項制鐵 排名:443
貿易物流類
Mitsubishi Corporation 三菱商事 排名10
Mitsui & Co., Ltd 三井物產 排名11
Itochu Corporation 伊藤忠商事 排名18
Sumitomo Corporation 住友商事 排名22
Marubeni Corporation 丸紅商事 排名23
Toyota Tsusho Corporation 豐田通商 排名209
Daiei 大榮 排名258
食品飲料類
Philip Morris 菲利普莫里斯 排名30
Nestle 雀巢 排名38
PepsiCo 百事可樂 排名166
Coca-Cola 可口可樂 排名234
生物醫藥類
GlaxoSmithKline 葛蘭素史克 排名119
Honeywell 霍尼韋爾 排名197
能源類
Halliburton 哈里伯頓 排名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