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商務部公布的數據,2002年,中國最大550家進口企業排名中,中石化、中化進出口總公司、中石油,分別排在第一、第三和第八的位置上,進口總額達到311.5億美元。而進口的產品,除去原油就是化工產品了。
近期,由國務院有關部門主持的《中國可持續發展油氣資源戰略研究階段性報告》得出的結論之一是:中國化工市場最終將形成國內企業、國外企業各占半壁江山的局面。
“即使將來國內石化企業產能有較大提升,這種局面在短期內也難以改變。”一位了解報告內容的中石油專家說。
需求黑洞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簡稱石化協會)最新掌握的數據顯示,2003年,中國化工市場總量達9702億元,接近國內GDP總量的10%,為中國第一大產業。
而報告所揭示的化工產品巨大的需求黑洞,同樣令人吃驚。2003年,國內乙烯需求量1500萬噸,而國內產量僅為611萬噸。合成樹脂進口1907.3萬噸,占國內消費量的55.9%;合成橡膠進口100.6萬噸,占國內消費量的45.7%;苯乙烯進口266.1萬噸,占國內消費量的73.9%。國產磷肥只能滿足需求的70%,染料品種數只能滿足紡織行業需求的50%,農藥品種數也只能滿足農業需求的65%,子午線輪胎僅能滿足37%。而許多精細化工品,國內甚至無法生產。
“9700億的市場,讓外資拿走了一大塊。自己的產能不足,人家來賣東西,還算是幫了中國的忙。”一位業內人士無奈地說。
中石油、中石化,為國內化工產品主體生產商,而乙烯、三大合成材料(合成樹脂、合成橡膠、合成纖維)等主要化工原料,基本被這兩家壟斷。僅以最重要的石化產品乙烯為例,中石化生產該產品的歷史最好水平是在2003年,但其414萬噸的產量卻只占國內需求總量的28%。
而中石化已然是國內最大的煉油化工企業。
盡管中石化正在對齊魯石化、燕山石化、揚子石化等所屬子公司的乙烯裝置加緊進行擴能改造,但其2004年的乙烯計劃生產目標仍僅為415萬噸。即使中石化把與BP、巴斯夫合資的上海賽科、揚子巴斯夫乙烯裝置投產后的產能包括在內,其新增產量也不超過160萬噸。
記者粗略推算,按照5噸原油能夠生產出1噸乙烯計算,國內2003年的缺口為900萬噸,折合成原油就是4500萬噸。
“在國內石油資源短缺日益嚴重的背景下,化工產品的產量不可能有大跨越的增長。而乙烯等化工裝置的建設,又往往耗資數百億元,技術要求也很高。所以國內企業,目前確實沒有能力迅速增加產能。”上述人士分析,“因此,相當一段時期內,國內石化產品產量的增長,將遠遠落后于國內需求的增長。”
外資攻城略地
與中國能源供給嚴重不足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韓、日、新加坡、中國臺灣的產能嚴重過剩。
另外,中東地區亦利用廉價原料優勢,大力發展石化業出口。沙特阿拉伯1998年底就擁有335萬噸乙烯的年產能,居世界第8位。
記者從有關機構獲得的數據是,中國5大合成樹脂,基本來自日本、韓國和中國臺灣;67%的進口合成橡膠從日、韓和臺灣地區進口。
石化協會數據顯示,以韓國為例,2002年,韓國生產合成橡膠1609萬噸,其國內僅消費了894.7萬噸,占總產量的57.7%。其余的42.3%,即714.5萬噸,全部出口到國外。而80%都出口到中國。
到中國投資辦廠,成為各大能源巨頭搶占中國市場的直接招數。
埃克森美孚、殼牌、BP、道達爾菲納埃爾夫、雪佛龍德士古等國際能源巨頭,幾乎都已在中國投入巨資。投資額度最高的BP,在華投資已達45億美元;殼牌投資額也達17億美元。埃克森美孚、殼牌、BP亦計劃在未來5年再投110億美元。
與此同時,世界前100家化工公司,如巴斯夫、拜爾、杜邦等也已在華投資。其中,拜爾投資31億美元,擁有12家獨資或合資企業。并且,其已制定出在上海石化工業園投資31億美元、同時興建7個項目的投資計劃。
事實上,截至目前,中國5家大型乙烯合資企業已經組建:巴斯夫與揚子石化合資的揚巴一體化60萬噸/年乙烯工程;BP與上海石化合資建設的90萬噸/年乙烯裝置;埃克森美孚與福建煉化、沙特阿美合建的60萬噸/年乙烯工程;殼牌公司與中海油合建的南海80萬噸/年乙烯工程;埃克森美孚與廣州石化合作改擴建煉油和乙烯項目,將使廣州石化煉油能力擴增至1000萬噸/年,乙烯產能計劃擴大到100萬噸/年。
自2004年末始,五大合資乙烯裝置將陸續投產。
外資攪動的不止是乙烯領域。
BP在四川擁有中國最大的醋酸廠,占國內市場份額高達30%。BP還宣布,2007年內將投資40億元,在珠海建設世界最大的聚酯原料PTA生產基地。
在BP參與的上海賽科項目周圍,還聚集著巴斯夫公司世界最大的聚四氫呋喃和四氫呋喃項目、拜爾公司世界級規模的MDI和TDI,以及聚碳酸酯項目。
而歐美一些公司,在洗滌用品、涂料、生物制藥等化工下游領域更占有巨大份額,有的產品甚至開始形成壟斷。
在中國潤滑油市場,國外公司的份額雖然只占到15%,但其全部集中于高端市場,高端市場利潤的85%納入外資囊中。而在整個石化領域,從1985年起,三大石油公司、四大化學公司共申請專利4330項,60%的專利份額已被分食。
借鑒韓國模式
記者從海關總署獲得消息,按照WTO規定,中國今年將繼續降低有關化工產品進口關稅。如乙烯關稅由2003年的2%降為零;苯乙烯由4.2%降至3%;PTA由11.8%降至10.7%;聚乙烯由12.9%降至11.6%。
屆時,國內外化工市場合二為一,國外化工品長驅直入,再有合資企業的建成,國內化工市場份額可能進一步流失。而國內企業在資金、技術、管理上與能源巨擘們尚相距甚遠。
一位石化業專家反復強調,過多地喪失自給能力,對民族化工產業發展不利。
中國石化協會副秘書長、資深專家楊偉才在深入研究韓國石化業發展后認為,“韓國模式對中國目前石化業發展有借鑒意義”。
他介紹,韓國石化業在短短30年內,就建成了蔚山、麗水、大山三大石化工業區,成為世界石化業最重要基地之一。目前,韓國乙烯年產量比1980年代末期驟增5倍。
在蔚山、麗水和大山建設三大石化工業區后,政府通過對土地、資金、貸款等方面的調控,嚴格限制了第四個工業區的興建。同時,強令只許存在8家石化大公司,并均集中于工業園區內,以便形成資源一體化優勢。
而受制于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不足,8大公司成立時均采用合資形式,允許并希望外資控股;公司發展起來后,政府促使公司上市,并鼓勵國內企業收購其流通股票,進而使國內公司成為其控股股東,使8大公司成為韓國企業。而外資收益頗豐后,也逐漸淡出韓國石化市場。
而中國目前的上海賽科、南海殼牌、揚子巴斯夫等幾大合資乙烯項目均為雙方各控股50%。“這樣必然扯皮,誰說了也不算,工程進展很慢。不過最近這個強行的限制已經取消了。”楊偉才說。
至于韓國模式是否適合中國石化業發展,記者請教幾位專家的看法,態度并不一致。但業界對于目前國內逐步形成兩大園區(上海漕涇工業園區、南京石化工業園)、10大乙烯基地(齊魯石化、茂名石化、大慶煉廠、福建煉廠、揚子石化、上海石化、蘭州煉化、大連煉廠、燕山石化、撫順煉化)的發展策略均持肯定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