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大機會多
近幾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表現出了巨大的潛力,增長迅猛。有關的統計顯示,我國高技術醫療設備年銷售額已達約100億元,并且以每年14%左右的速度快速增長。
這個數字還只能說明現在的市場保有量,其潛力更是不可小視。有關人士舉了一個例子:10年前,日本的人口是1億,其國內CT機的數量是1萬臺。如果按照這個比例,我國目前是10多億人口,CT機的數量應該是10萬臺,即使保守一點,中國至少也需要2萬臺CT機??晌覈壳肮矒碛卸嗌倥_CT機呢?衛生部公布的數字是3000多臺,且其中一半左右是二手機。市場的潛力可見一斑。
另據專家預測,我國彩色超聲診斷儀的市場需求是4萬臺,目前只有5000臺;核磁共振成像裝置需求是3000臺,目前國內只有300多臺;數字X線裝置,目前國內共有10萬臺左右,每年檢查人次為1.5億,檢查頻率為145.1人次/萬人口,但隨著人們健康需求的增加,市場對數字X線裝置的需求以每年10%~15%的速度遞增。面對巨大的國內市場,可以說,誰能贏得中國,誰就贏得了未來。
國產品牌堪憂
但令人惋惜的是,我國的醫療器械市場特別是高端市場,基本上是國外品牌的天下。有統計顯示,我國一半以上的醫療器械品種中,國外品牌占有率超過80%。
由于醫療器械工業涉及生產技術、機電、物理、光學和計算機等許多學科的尖端技術,其發展有賴于機械、電子、化工等基礎工業以及生物材料、傳感器、計算機等新興工業的發展,哪一方面的薄弱都會造成產品的不完善。而我國在這些新興工業方面的水平與發達國家還存在一定差距,它的提高又非一日之功,這使得我國醫療器械行業技術水平的提升也需要相當的時間。
此外,資金的投入也與國外企業相距甚遠。在國外,醫療器械新品開發投入的資金一般占其銷售額的10%左右,而我國的醫療器械企業新品開發資金只占銷售額的1%。
另外,我國企業占據的是低端市場,價格低,利潤薄。由于低端產品技術含量低,進入門檻較低,企業數量急劇增加,在某些產品領域出現價格戰,給正處于成長期的醫療器械行業帶來負面影響。
高端產品市場上難以見到國內企業的身影。以心臟起搏器為例,平均每臺價格2.5萬元,一年全國容量12000臺,市場里90%以上是進口產品。我國企業產品集中在按摩器具、血壓測量儀器及器具、X射線斷層檢查儀等附加值低的種類。業內人士認為,如果這種分工不改變,我國醫療器械企業整體水準難有大的起色。
我國的醫院現狀對我國醫療器械企業來說也算不上是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醫療體制改革提了很久,但由于種種原因,實施緩慢,非贏利醫院在我國還居于絕對優勢地位,產權不清導致權責不明,醫院購買醫療器械存在很多非市場因素。有的醫院一味為了撐門面,講檔次購買并非必須的昂貴設備,而很少考慮付出成本后能為醫院帶來多少實質效益,于是價格高檔的國外進口產品成為他們的首選。據了解,僅西安一個市就擁有4臺價值300萬美元的PET(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儀),該儀器使用一次,患者需支付1萬元,這其中顯然存在著一定的資源浪費。
專家指出,國內企業收復失地困難重重,但面對日益巨大的醫療器械市場若仍然沒有長遠規劃,誘人的利潤蛋糕將被跨國企業盡收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