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我國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勢頭,國內生產總值實現27106億元,同比增長9.7%。受經濟快速增長的拉動,電力供需雙雙保持高位運行態勢,全國電力供需形勢總體偏緊,部分地區電力短缺比較嚴重。
一、一季度全國電力供需情況分析
(一)全國電力需求情況一季度,全國全社會用電量4805億千瓦時,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5.7%,總體上延續了去年以來的強勁增長勢頭。但受去年同期高增長基數及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三次產業及居民生活用電量增速均有所回落。第一產業、第三產業和居民生活用電增速回落比較明顯,降幅分別為3.3、6.58和4.8個百分點;第二產業由于工業用電繼續強勁增長,用電增速只比去年有0.12個百分點的微小回落。
從各區域的用電量增長情況來看,經濟發達的長江、珠江三角洲地區用電量依然保持高速增長,但浙江省由于供應能力嚴重不足,用電增長受到限制;中西部的寧夏、青海、河南以及內蒙西部等地由于高耗能產業的快速發展用電需求繼續快速增長。具體從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的用電量情況來看,增速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依次為:青海內蒙古、江西、江蘇、廣東、寧夏、山東、甘肅、四川、海南、福建、河北、安徽和河南。
(二)全國電力供應情況
一季度,全國發電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5.7%.大部分地區充分挖掘現有火電機組潛力,火力發電量快速增長,全國火電發電量增長率為17.3%,其中內蒙、福建、江西、湖南、廣東等省份的火電發電量增長速度在30%以上,京津唐、湖北、陜西等地區由于電煤供應不足,部分火電機組出力受到影響,火力發電量增長緩慢。
一季度,除三峽以外的全國各重點水電廠總來水量比多年同期偏少約一成多,總體呈現“前枯后豐”和“北豐南枯”的特點。浙江、福建、湖南、廣西、云南、貴州等水電比重較大的省份水電減發嚴重;由于黃河水情好于去年,青海、甘肅、河南等省份水電呈恢復性增長;一季度三峽機組累計發電65.29億千瓦時,全部計入湖北省的水力發電量,該省水電增長速度為221.4% 。
一季度全國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1313小時,比去年同期增長79小時。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達1512小時,比去年同期增長113小時。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在1600小時以上的有山西、內蒙、浙江、湖南、廣西、重慶、四川、云南、甘肅、青海、寧夏等省份,同比增長超過200小時的有內蒙、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廣東和廣西。
(三)網省間電量交易情況
一季度,全國區域間凈送電量84.78億千瓦時,比去年同期增長238.21%.其中,東北凈送華北13.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1.14%;華北(陽城電廠)送江蘇27.9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58%;華中凈送華東31.67億千瓦時,去年同期為華東凈送華中3.2億千瓦時:“三廣”直流線路投產以來,華中凈送南方11.59億千瓦時。南方電網內,西電送廣東13.16億千瓦時,送廣西12.04億千瓦時,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43.98%和6.96%.在電量進出口方面,主要是廣東在供香港和澳門22.8億千瓦時的同時,從香港購進5.27億千瓦時,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66.08%和3.33%。
針對緊張的電力供需形勢,各地采取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一矛盾。但全國仍有24個電網出現拉閘限電現象,與去年同期相比,新增加了8個電網,拉閘限電的范圍進一步擴大。其中,浙江、山西、蒙西、河北南網、福建、湖南、四川、寧夏等電網供需矛盾突出,缺電嚴重。
二、電力供需緊張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工業用電量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拉動作用更加明顯
全國工業生產持續快速增長大大增加了對電力的需求,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拉動作用更加明顯。一季度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17.61%,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73.48%,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高達80.98%.盡管工業用電量總體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08個百分點,但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和對全社會用電量增長的貢獻率卻分別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11和7.75個百分點。黑色金屬礦采選業、建材及其他非金屬礦制品業、黑色金屬冶煉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壓延加工業和交通運輸電氣電子設備制造業等行業的用電量增長率均在20%以上,推動重工業用電增長率高達18.63%,高出輕工業用電增長率4.7個百分點。
(二)電力裝機容量增長速度低于用電需求增長速度
由于我國發電裝機容量增長速度已經連續幾年低于全社會用電量增長速度,造成部分地區電力供應不足。在裝機總量短缺的情況下,盡管各地普遍采用提高火電設備利用小時的措施來增加電量供給,但由于一季度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已處于1512小時的高位,受負荷特性限制,繼續提高利用小時已經非常困難。一季度,國家電網公司系統和南方電網公司系統各電網最大電力缺口分別達到1700萬千瓦和500萬千瓦,拉限電損失電量分別為53億千瓦時和14.7億千瓦時。
(三)電煤供應不足和來水偏枯影響部分機組出力
受電煤價格及運力的影響,部分火電機組由于“無米下鍋”而不得不停止運行或低負荷運行,降低了電力供應能力。一季度,京津唐、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和陜西等省份缺煤停機情況嚴重,裝機容量富余的山東電網也因為缺煤停機出現了拉閘限電現象。福建、湖南、廣西、云南、貴州、四川、重慶等水電比重較大的省份,在枯水季節水電減發嚴重,造成電力供應的季節性短缺。
(四)電網建設相對滯后,部分地區存在電網“卡脖子”現象
國家取消了電建基金和供電貼費政策,加之電費拖欠嚴重,電網建設資金來源銳減。由于所需資本金存在較大缺口,電網建設相對滯后,部分電網的主網架相對薄弱,電網結構不合理,存在輸配電網“卡脖子”現象。如東北-華北聯網線路的穩定極限限制了兩大區域電網間的交換能力;黑龍江電力外送、山西電網北電南送、江蘇南北過江通道等主干線路輸電能力不足;浙江、廣東等省份的部分城市由于配電網比較薄弱,高峰時段受電能力不足。電網建設滯后,限制了電網對電力資源的調配能力,造成有的地區窩電,而有的地區缺電的尷尬局面。
三、政策建議
(一)加快建設一批電源、電網項目,解決部分地區電力總量不足的問題
要統一規劃電源、電網建設項目,適度超前建設電網,切實解決部分地區有電送不出的“卡脖子”現象。對前期工作做得好,符合國家對煤、水、環保、運輸和市場要求的電源項目,應加快審批進度;對于在建項目,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力爭提前投產。在加快電力建設的同時,要高度重視電力項目建設無序發展的苗頭,嚴格執行《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加強電力建設管理,促進電力工業有序健康發展的通知》要求,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對繼續違反電力建設審批程序,盲目新上電力項目的,要嚴厲追究有關地區和部門領導的責任。
(二)協調煤電運平衡,建立穩定的電煤市場
目前的煤量、煤運、煤質問題和煤價波動已經一定程度上影響到電力發展和電力企業的安全穩定運行。應抓緊研究建立協調煤質、煤價、煤運的長效機制,進一步加強日常調運工作,強化月度計劃管理,對汽運煤、跨路局運輸、港口中轉等情況進行跟蹤和協調;引導和促進大型發電企業與大中型煤炭企業建立長期穩定合作關系,鼓勵大型坑口電站實行煤電聯營,節約投資、保護環境、避免重復建設;加大力度投資建設一批大型礦井,并適當減少煤炭出口,增加進口。
(三)高度重視高耗能產業無序發展的治理
國家應盡快制定高耗能產業的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采取必要的經濟和行政手段,對高耗能工業的發展進行宏觀調控,對高耗能工業迅猛發展的勢頭堅決予以遏制。當然,要限制的首先是不符合規劃、違反程序、擅自開工的高耗能企業,對于嚴格執行國家產業政策、符合規劃和審批程序建設的企業,應當區別對待,保持國家產業政策連續性,不宜一刀切。
(四)采取切實措施,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
國內外的實踐經驗都表明,實施需求側管理,通過“削峰填谷”方式削減高峰負荷,可以有效降低高峰時段電力需求,能大大緩解緊張局面。社會各界都要充分認識加強需求側管理的重要意義,認真貫徹國家發改委和電監會電力需求側管理經驗交流會議精神,全面開展有關工作。在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引導下,充分運用峰谷分時電價和可中斷負荷補償等經濟手段,調節電力供求關系;廣泛采用先進技術和設備,實現錯峰避峰和節能;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按照“先錯峰、后避峰、再限電、最后拉路”的原則,實現有序用電;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在全社會樹立科學用電、合理用電、節約用電的基本理念。
(五)進一步理順電價形成機制,使價格成為調節電力供求關系的主要手段
在加強監管的前提下,發電、售電環節實行市場定價,輸電、配電環節由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按照“合理成本、合理盈利、依法計稅、公平負擔”的原則定價。為緩解目前的用電緊張壓力,盡快在發電側建立上網電價與發電成本聯動的價格機制;在售電側實施靈活的峰谷電價,用價格杠桿引導用戶優化電力消費行為;清理不合理的優惠電價,抑制高耗能產業對電力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