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是繼安全帶之后在道路安全方面最重要的創新,”博世底盤控制系統總裁Werner Struth博士表示,“在越來越多的情況下,該系統也成為進一步提升車輛動態和靈活性的新功能的起點,使駕駛者可以更好地控制車輛。”制動式動態車輪扭矩控制是此類功能的最新的例子,通過整合ESP和其他車輛系統來影響駕駛行為。
全球道路專家一致認為ESP應該成為每一輛新車的標準配置。這一主動安全系統能夠防止車輛側滑,因此避免很多嚴重事故的發生。但遺憾的是,截至到2006年,全球范圍內僅有26%的新車裝配了ESP。美國已經出臺政策,規定自2009年起,55%的所有總重量小于4.5噸的新型乘用車及輕型卡車必須裝配ESP,該比例將會在2012年提高到100%。此決定是基于美國國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所進行的全方位的研究,該研究指出如果所有的車輛配備了ESP,每年美國將會防止9600起道路死亡事故及24萬起交通傷害事故。而歐盟力求在2010年減少50%的致命交通事故,日本也計劃在2013年達到同一目標。ESP等電子安全系統的裝車率對實現這一目標至為關鍵。博世底盤控制系統執行副總裁赫伯特·海明表示:“我們希望2010年ESP在全球的裝配率提高2倍,達到50%。”
美國國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研究發現,如果全部車輛都裝配有ESP,其直接結果是為美國經濟節省114億美元。科隆大學交通科學院赫伯特·巴姆教授(Dr.Herbert Baum)也對歐盟成員國的成本作了計算并闡述:其研究證實,一旦所有的車輛都裝配ESP,作為防止事故發生的直接結果,將會每年節省160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