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年7月1日商用車正式實施國三排放標準之際,從國家環保部傳來一條消息———輕型柴油車(總重小于3.5噸)可以延緩一年實施國三排放標準。
國家環保部在6月26日發布的2008年第384號辦公廳函《關于國家機動車排放標準第三階段限值實施有關問題的通知》中說明:“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和有關企業申請,經有關部門決定,從2008年7月1日起,所有在上海、南京、杭州、深圳等城市以及機動車污染嚴重的城市銷售和注冊登記的N類輕型柴油車必須符合國三標準要求,其余地區N類輕型柴油車的銷售和注冊登記可過渡一年。”同時,為了擔心企業生產的一致性和防止個別企業弄虛作假,該函文還特意補充了一條:“輕型車生產企業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保證所有已定型的車、機型的環保生產一致性和在用車符合性。我部將加大生產一致性檢查力度,對不能穩定達標和弄虛作假的企業,將依法予以處罰。”
這份文件意味著,在全國多數地區,到2009年7月1日以前,輕型柴油車仍將延續執行國二排放標準。
解決農民用車問題的意義高于排放標準本身
通過近幾年包括計重收費等措施在內的交通運行法規的實施說明,用經濟杠桿調節利益關系是最直接、最靈敏和最有效的手段,其對汽車的節能減排應該同樣是適用的。但是中國的國情是地廣人多、區域差別極大,同時國家十分重視發展農業生產、支持農村建設、提高農民生活的“三農”政策,而輕型柴油車中有相當一部分的用戶就在農村,車輛成為農民兄弟生活、生產、致富的工具,因此解決農民用車問題的迫切性已經高過實施排放標準本身的意義。
記者在近一年對柴油機行業的采訪中,切實感受到柴油機直接關系到廣大農民用車的成本問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以及一些輕型柴油車相關企業,甚至是一些大的汽車企業集團的老總,都談到了輕型柴油車與農村和農民生活的密切關系,他們一直在為輕型柴油車如何解決成本與技術法規提升所帶來的價格上漲的矛盾而大聲呼吁。
記者就推遲實施這一問題致電無錫油泵油嘴研究所所長朱劍明先生時,他即刻向記者表示,這項措施對相關企業肯定是有利的,對包括國內民族品牌的整車、柴油機和油泵油嘴相關企業都是一項利好。他進一步向記者闡明,中國的機動車排放時間表推進速度太快了,堪稱世界第一;在這種情況下國三技術大批量應用并不成熟,而中國的經濟發展又需要輕型車,因此推遲實施一年可以給相關企業更充足的適應時間。
實際上,自當時的國家環保總局頒布國三排放標準實施時間表以來,各種針對商用柴油車是否能夠達到和是否應該達到國三的討論就沒有停止過。最終,在行業內似乎形成了一種共識(這種共識對象主要以行業協會和輕型柴油車相關受益群體組成):重型柴油車從國二升級到國三,無論是成本承受力亦或是技術升級難度都不存在太大的問題;同樣從國二升級到國三,對于輕型柴油車而言,從技術角度本身就存在著難題,而從成本方面考慮就幾乎沒有接受的余地,這一點在較小排量的輕型柴油車上表現得更為突出。
資源緊缺或是國三推遲實施的另一原因
此次推遲實施國三是否就意味著國家環保政策從全國統一標準向區域差別方向轉變了呢?記者在致電業內一位專家時,他向記者表明了他的觀點:本次“通知”的實施對象是車型而并非地域,盡管“通知”中提到了一些大城市和機動車污染嚴重的城市沒有延遲實施國三的余地,但這并不意味著今后的環保政策將實行地區差別制,因為機動車污染嚴重城市這種提法本身就比較模糊,沒有清晰的地理概念。
國家環保部在6月26日發布的2008年第384號辦公廳函《關于國家機動車排放標準第三階段限值實施有關問題的通知》中說明:“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和有關企業申請,經有關部門決定,從2008年7月1日起,所有在上海、南京、杭州、深圳等城市以及機動車污染嚴重的城市銷售和注冊登記的N類輕型柴油車必須符合國三標準要求,其余地區N類輕型柴油車的銷售和注冊登記可過渡一年。”同時,為了擔心企業生產的一致性和防止個別企業弄虛作假,該函文還特意補充了一條:“輕型車生產企業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保證所有已定型的車、機型的環保生產一致性和在用車符合性。我部將加大生產一致性檢查力度,對不能穩定達標和弄虛作假的企業,將依法予以處罰。”
這份文件意味著,在全國多數地區,到2009年7月1日以前,輕型柴油車仍將延續執行國二排放標準。
解決農民用車問題的意義高于排放標準本身
通過近幾年包括計重收費等措施在內的交通運行法規的實施說明,用經濟杠桿調節利益關系是最直接、最靈敏和最有效的手段,其對汽車的節能減排應該同樣是適用的。但是中國的國情是地廣人多、區域差別極大,同時國家十分重視發展農業生產、支持農村建設、提高農民生活的“三農”政策,而輕型柴油車中有相當一部分的用戶就在農村,車輛成為農民兄弟生活、生產、致富的工具,因此解決農民用車問題的迫切性已經高過實施排放標準本身的意義。
記者在近一年對柴油機行業的采訪中,切實感受到柴油機直接關系到廣大農民用車的成本問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以及一些輕型柴油車相關企業,甚至是一些大的汽車企業集團的老總,都談到了輕型柴油車與農村和農民生活的密切關系,他們一直在為輕型柴油車如何解決成本與技術法規提升所帶來的價格上漲的矛盾而大聲呼吁。
記者就推遲實施這一問題致電無錫油泵油嘴研究所所長朱劍明先生時,他即刻向記者表示,這項措施對相關企業肯定是有利的,對包括國內民族品牌的整車、柴油機和油泵油嘴相關企業都是一項利好。他進一步向記者闡明,中國的機動車排放時間表推進速度太快了,堪稱世界第一;在這種情況下國三技術大批量應用并不成熟,而中國的經濟發展又需要輕型車,因此推遲實施一年可以給相關企業更充足的適應時間。
實際上,自當時的國家環保總局頒布國三排放標準實施時間表以來,各種針對商用柴油車是否能夠達到和是否應該達到國三的討論就沒有停止過。最終,在行業內似乎形成了一種共識(這種共識對象主要以行業協會和輕型柴油車相關受益群體組成):重型柴油車從國二升級到國三,無論是成本承受力亦或是技術升級難度都不存在太大的問題;同樣從國二升級到國三,對于輕型柴油車而言,從技術角度本身就存在著難題,而從成本方面考慮就幾乎沒有接受的余地,這一點在較小排量的輕型柴油車上表現得更為突出。
資源緊缺或是國三推遲實施的另一原因
此次推遲實施國三是否就意味著國家環保政策從全國統一標準向區域差別方向轉變了呢?記者在致電業內一位專家時,他向記者表明了他的觀點:本次“通知”的實施對象是車型而并非地域,盡管“通知”中提到了一些大城市和機動車污染嚴重的城市沒有延遲實施國三的余地,但這并不意味著今后的環保政策將實行地區差別制,因為機動車污染嚴重城市這種提法本身就比較模糊,沒有清晰的地理概念。
(摘自:造汽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