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中國經濟增速一直面臨下降的壓力,不過長期來看,保持快速增長似乎毋庸置疑。
6月25日,在再建30年高峰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樊綱發布一份報告認為,過去30多年來中國經濟增長不僅僅是資源要素的貢獻,技術貢獻的因素也很大,因此進一步提高生產率,加快改革步伐,可以使得未來30年經濟繼續快速增長。
樊綱認為,目前短期內經濟速度下滑不是什么問題?!澳壳敖洕鏊偃允前俜种畮祝⑽赐皇撬俣壬缘鸵稽c?!彼跁蠡卮鹈襟w提問時說。
從前5個月的經濟數據來看,目前經濟仍屬于快速增長區間。而一季度經濟增速為10.6%,稍低于去年1個百分點左右。
6月25日,央行發布的第二季度銀行家調查也發現,本季銀行家宏觀經濟信心指數再度回升,達37%。同時認為當前宏觀經濟運行“過熱”或“偏熱”的銀行家占比為64.4%,比上季下降10.6個百分點,82.1%的受訪者認為本季銀行實現增盈,比上季提高2個百分點。
此前一天,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出席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主辦的大會時表示,中國的經濟和社會形勢比預想的要好,并未受到國內自然災害和國際經濟環境的重大變化的影響。中國政府將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避免中國經濟發展大起大落。
未來經濟增長潛力巨大
根據樊綱發布的報告,從1953年到2005年,中國經濟增長中生產率提高的貢獻一直比較高,這可以反映在全要素生產率提高方面。
全要素生產率,是衡量單位總投入的總產量的生產率指標。它常常被視為科技進步的指標,其來源包括技術進步、組織創新、專業化和生產創新等。一般說來,經濟增長主要由生產率提高和資源要素(包括人力資本、投資資本)等貢獻,而生產率提高對中國經濟貢獻很大。
根據統計局的多項數據表明,目前中國經濟總量占全球的5.5%左右,但是消耗的石油、電力、鋼鐵等遠遠超出這一比例,其中,水泥消耗甚至占到世界的1半。
根據樊綱的報告,1953年-1978年,中國經濟平均增速是5.83%,但是生產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貢獻了0.31個百分點。1979年-1988年,經濟增速是10.06%,生產力提高貢獻了3.35個百分點。1989年-1999年,1999年-2005年經濟增幅平均分別為9.59%、9.11%,生產力提高分別貢獻了4.42、3.64個百分點。
樊綱指出,這說明過去中國經濟增長是真實的,“如果沒有技術進步、生產率的提高,過去幾年來原材料價格上升,而消費價格偏低,甚至出現通貨緊縮的情況就很難解釋。”
樊綱強調,隨著改革開放的步子加快,中國生產率有望進一步提高。這些方面的改革包括財稅體制、金融體制、國有企業、政府改革等。而過去30年這些領域改革使得資源配置的效率提高,經濟發展加快?!凹涌旄母镩_放步子后,中國完成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的進程會加快沒有多大問題?!彼f。
根據樊綱的判斷,改革開放30年,改革釋放生產率的潛力巨大。比如政府改革就存在很大空間,過去30年政府行政成本占GDP比重增加,導致其對于經濟的貢獻是負數。比如1978年-1988年,1989年-1998年,1999年-2005年,政府行政成本對經濟的貢獻分別是-0.14、-0.12、-1.73個百分點。
未來30年仍將快速增長
北京大學校長助理、經濟學院院長劉偉在再建30年高峰論壇上指出,中國改革開放30年沒有完成工業化,也沒有進入高收入國家階段,因此未來30年按照保守估計,可以再快速增長30年,“這將改變世界發達國家的歷史”。
發達國家和地區都經歷過多年的累計發展階段,比如英國產業革命期間有70年的快速發展階段,美國工業化加速也進行了60年,日本、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中國香港都有20多年的高速發展階段。
不過隨著這些國家和地區進入高收入國家和地區的行列,其經濟增速開始放慢。不過,劉偉認為,中國過去高速發展了30年,由于城市化、工業化仍未完成,因此未來30年的快速增長空間很大。
200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約為23萬億,按官方匯率約3萬億美元,只有美國的21%,日本的63%,德國的79%。不過,中國人均GDP不到3000美元,與發達國家距離甚遠。
劉偉測算發現,按照年均GDP增長7.16%的速度,以不變價計算,到201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2020年翻兩番,到2030年達到2000年的10倍,進入高收入國家的行列,但此時與發達國家仍有一定差距。
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全國城市化率,即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為43%,距離中等收入國家61%,高收入國家78%的差距甚遠。同時,盡管中國目前房地產發展迅速,但是遠遠滿足不了城市化快速發展的需要。
比如2007年城鄉竣工的商品房面積約為5.8億立方米,約相當于600萬套住房,但是如果未來20年將有3億農村人遷入城市,到2020年將有8.5億城市居民。
根據中國城鄉建設經濟研究所陳淮的研究,目前每年商品房僅能滿足2%的家庭需要。因此隨著城市化率的不斷提高,基礎設施的不斷改善,中國經濟仍將保持快速增長。 記者 定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