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去年年底以來,在原材料價格上漲、用地緊張、勞動力成本上升、貨幣政策從緊以及人民幣升值等大背景下,珠三角在經過連續多年的快速發展后,遭遇一系列“成長的煩惱”。珠三角企業到底有沒有外遷?外遷有多嚴重?他們是“連根拔起”徹底遷出,還是擴張性外遷重新布局產業鏈?本報記者經過近兩個月來的調查、走訪,傾聽來自各方面的聲音,探訪來自企業的現狀,梳理專家的觀點,在此基礎上,采寫了一組系列報道,本報從今日起特別推出《珠三角企業外遷大調查》上、中、下篇,在把珠三角的真實狀況展現給讀者的同時,探討產業轉型與結構調整的必要性與必然性。
本報記者 常子健
堅實脊梁——是否不再挺拔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醒了酣睡的南海之濱。1994年,廣東省確立建設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由此拉開了中國市場化及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大都市經濟圈快速發展的帷幕。
這里曾產生了深圳速度、珠江模式、市場機制,創造了改革開放意識和經驗。這里也涌現了“三來一補”、“四通一平”、“筑巢引鳳”、“兩頭在外”、“外引內聯”、“借船出海”、“以路養路”等新生事物,催發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浩蕩春潮。
作為中國經濟超速發展的巨大引擎,珠三角在過去30年創造了歷史的奇跡,讓世界驚嘆。站在30層的臺階上,如今珠三角的“特惠”已經成了“普惠”,一馬當先也變成了萬馬奔騰。
然而,隨著出口退稅下調、人民幣升值、次級債風波、新勞動法頒布……一系列調整外貿結構的政策密集出臺,以及突然變化的外部環境的影響,在中國經濟版圖上獨領風騷20多年的珠三角只能無奈注視著大批傳統密集(外向型)產業“抽身而去”,昔日“世界工廠”熱火朝天的場景或將成為歷史?
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所言:“經濟實力不斷增強,改革意識卻出現衰減,可持續發展競爭力下降,原有的優勢已不存在或不明顯。”
2008年元月1日,新《勞動合同法》實施,6日中午,來自遼寧的王季邁出了與他朝夕相處7年的東莞某紙箱廠大門。與他一起失去工作的,還有百余名有著同樣糟糕心情的工友。
當然,這個春天在珠三角,隨之而來的,還有更多中小企業主沮喪的面孔。珠三角,這個聲名顯赫的“世界工廠”,正遭受著一輪來勢兇猛的產業轉移大震蕩。
2月26日,《珠三角:輝煌已成昨日舊夢﹖》以醒目的標題出現在《華爾街日報》上。文章指出,在過去20年里成為“世界工廠”的珠三角地區,如今正面臨著成千上萬家企業棄之而去的境地,并預測今年將有10%(大約7000家)港資工廠會停產。
一時間,珠三角,再一次被各大媒體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如果說一系列原材料、水電、廠房、土地等成本飛速上漲,早已讓大部分企業備受煎熬,那么接踵而來的各種限制政策(諸如2007年7月1日調整的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稅政策;7月23日頒布的44號文《加工貿易限制類商品目錄》,紡織、家具等1853種加工貿易出口受限;12月底,新一批589種商品的加工貿易禁止類目錄公布,)使得產業在自身積弊和內憂外患的共同作用下來了一次總爆發。
香港工業總會一份針對珠三角港商的調查顯示,珠三角目前約8萬家港企中,有37.3%正計劃將全部或部分生產能力搬離珠三角,更有超過63%的企業計劃遷出廣東。
“沒有誰愿意走,但沒辦法再撐下去了。”東莞市一家港資鞋廠老板毫不諱言,新《勞動合同法》的實施,是迫使他最終決定遷離的助推器。就在新法實施前的2007年底,這家鞋廠就基本上歇業了,600多名員工遣散近2/3,光補償費就拿了幾百萬。
據深圳市對外遷企業的問卷調查顯示,在企業外遷的諸多原因中,排在首位的因素為“廠房租金貴”,占57.8%;排在第二位的因素為“人工成本,包括工資、福利和社保費用”等,占53.3%;排在第三位的因素為“用地需求無法滿足”,占45.6%。
這次“珠三角大量企業外遷”中的主角,是數萬家具有候鳥特性的加工貿易型企業。據了解,珠三角超過80%的鞋企仍靠低成本、低利潤的加工貿易模式,始終居于價格鏈的底端。大面積企業倒閉或遷離,引起多米諾骨牌效應形成,多年形成的鏈條迅速崩解。一家包裝廠負責人舉例說,一家較大的鞋廠關門,為鞋廠提供配套的紙箱廠、印刷廠、包裝廠等各種配件廠都將受牽連。通常大廠有一二十家配套的小廠。而這些小廠的倒閉,又會引起更下端的生活方面的鏈條產生連鎖反應,商店會歇業,針對外來工的幼兒園會關門,還有很多其他相關產業也相應歇業,等等。
據廣州海關統計,今年第一季度廣東省外貿出口總值867.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同比增速回落12.2個百分點。其中,紡織品服裝、塑料制品出口下降,玩具、鞋類出口增幅放緩。出口值列前5位的城市依次為深圳、東莞、廣州、佛山和珠海,除東莞出口增幅略有所提高外,其他4城市出口增幅均有所回落。而同季廣東對美國出口162.58億美元,增長4.8%,增幅回落10.7個百分點。廣東省外貿進出口總額占全國1/3,外貿依存度高達160.4%。一旦出現問題,影響絕不會僅限于廣東或珠三角一域。
珠三角,外向型企業這一巨大的群體和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舊有的生存、發展格局,正面臨近20年來最嚴峻的挑戰。
走與不走——在去與留之間尋找方向
廉價的土地和勞動力,加上口岸區位,是出口加工貿易企業落地生根的條件,而現在,當土地和勞動力在珠三角已漸成為稀缺資源時,加工貿易轉移就成為一種必然。
今年,GDP邁入3000億元的東莞市爆出新聞,連續20年的高速增長后,在去年慢下腳步創了新低。數據表明,東莞由于工業用地已近飽和,僅2006年上半年就有24宗首期投資超500萬美元的項目因用地指標不能及時解決而被迫擱置,涉及投資總額11.68億美元。
來自廣東省發改委的調查表明:東莞的部分產業開始梯度轉移,主要涉及電鍍、漂染環節的中小型的毛紡、五金電子行業,低附加值、勞動密集的加工制造企業;中山一些紡織、五金、家具企業因為招工難、勞動成本上升、廠房租賃等問題轉移;佛山采取適當補貼的方式動員高耗能、高污染的企業搬遷;深圳的產業轉移沖動較大,其中鐘表行業今年來30%的企業選擇了部分甚至全部搬遷。從轉入地的情況看,清遠、河源轉入企業較多,陽江、汕尾、湛江等地區轉移企業還較少。
是觀望,對峙?還是另尋生路,尋求發展空間?在走與不走之間,珠三角數量龐大的制造業群體大多數仍按兵未動,在暗中對峙。但更多稍有實力的加工貿易企業選擇自救。
據了解,為提升效率,避免《勞動合同法》可能引發的諸多勞資糾紛,目前珠三角一些外資企業自救的一種新趨勢,就是購置一些自動化的設備代替員工或減少用工。
廣東東莞臺達電子制造廠是一家擁有兩萬多人的臺資電子產品生產企業。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臺達電子制造廠進行了部門和產品線的整合,使內部生產力得到切實提高,2005年至今,同一條生產線效率提高了4倍。同時,為了應對人力成本上升帶來的成本增加問題,工廠通過提高自動化程度來減少用工數量。此外,工廠還積極開拓原材料采購渠道,控制經營成本。廣東開平奔達紡織有限公司則通過不斷加強與銀行溝通,合理地使用遠期結匯、即期售匯等金融衍生產品規避人民幣升值帶來的風險。廣東還有不少外貿企業通過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產品附加值、改變定價策略、增持外匯負債、改變貿易結算方式等措施來應對人民幣匯率改革。
正是基于種種有力的應對措施,自2005年7月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廣東省涉外經濟運行保持了良好發展態勢,外貿進出口平穩快速發展。2007年,全省進出口總額6340.5億美元,同比增長20.2%,其中出口3692.5億美元,同比增長22.2%。
對當前海內外熱議的珠三角外向型企業面臨的困難,有著8000多員工?年產量約為1800~2000萬雙?在美國單一市場銷量第一的外向型企業,“綠洲鞋業”總經理尤以力表示:“歐盟對中國出口產品的限制一直很多?而在美國市場由于匯率、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等本來經營就比較難的情況下?再加上國內今年初的雪災和美國的次貸危機?現在確實是雪上加霜。但我們認為這種困難是暫時的。而且廣東地方政府也非常開放?東莞這里也有很多優勢?我想一定可以等到春天到來的一天。”
同樣是外向型企業的東莞泛昌窗簾制造企業?有員工上萬人?是全球最大的窗簾制造商?年出口額約為30億元人民幣。副總經理莊錫欽坦言:“經過這一輪洗牌?很多小企業都倒閉了,只要我們挺住了?今后的生存環境反而會更好。珠三角這么多制造企業,肯定不會都死。誰能守到最后,誰就能等到機會。”隱隱的憂慮中?既有對現實變革的渴望?更有對未來堅定的信心。
( 摘自 1678中國經濟導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