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貫穿于改革開放的全過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每前進一步都是靠改革開放取得的,改革開放每前進一步,都是靠解放思想推動的。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深化改革開放,需要繼續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必須打破舊的框框。一是從社會主義的傳統模式和思維中進一步解放出來。傳統的社會主義是計劃經濟體制的社會主義,這種經濟體制不利于生產力的發展,也必然影響社會各方面的健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市場經濟體制的社會主義。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換,是一場深刻的革命。這場革命首先是人們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的深刻轉變。這個轉變是很難的,只能隨著改革的深入發展而逐步完成。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改革開放,必須進一步擺脫這些老觀念、老框框、老思維方式的束縛。二是從封建主義思想殘余中解放出來。中國是一個封建主義傳統影響很深的國家。鄧小平講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弊端時指出,官僚主義現象,權力過分集中的現象,家長制現象,干部領導職務終身制現象,形形色色的特權現象,這些弊端多少都帶有封建主義色彩。由于年深日久、習以為常,有些人的思想跳不出這些封建主義東西的框框,甚至對以上這些封建主義的東西見怪不怪,欣賞留戀,加以強化。從形形色色的封建主義思想殘余中解放出來,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在要求。三是從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絕對對立的思維中解放出來。中國是在經濟文化很落后的基礎上建設社會主義,更需要借鑒人類的文明成果,特別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文明成果。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大膽借鑒人類文明成果,有力地促進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可是,在這方面“左”的思想很頑固,經常挑起“姓資姓社”的爭論。拓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要更進一步對外開放,更多地借鑒人類文明成果,在這方面,仍然要堅持解放思想。四是從教條主義思維方式中解放出來。既要破除對馬克思主義的教條思維,又要破除對西方學說的教條思維。在改革實踐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觀念激烈對峙的雙方看起來是水火不容,實質都是一個思維方式:或者以教條式理解的馬克思主義為圭臬,或者頂禮膜拜西方學說。無論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書本結論為框框,還是以西方學術觀點為“圣經”來評判改革,都無法真正處理好我們在前進中所面對的各種復雜矛盾與問題。
解放思想需要領導干部率先垂范。領導干部是解放思想的主角。領導干部的思想狀態如何,對一個地方和單位的發展,有著決定性的影響。領導干部能不能解放思想,思想解放到什么程度、取得什么樣的成果,直接影響一個單位、一個部門、一個地方的發展走向和改革創新的力度。因此,領導干部應自覺聯系個人實際和本單位實際,認真查找制約科學發展的問題和根源,在解放思想上走在前面。一是領導干部要帶頭弘揚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領導干部的精神狀態問題至關重要。領導干部要用高標準要求自己,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敢于直面矛盾,勇于攻堅克難。當前,首要的就是圍繞科學發展,扎實搞好調查研究,在調查研究中提高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科學決策、創新實干的能力,使調查研究成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方法,成為轉變工作作風的重要途徑。二是要培養造就一支善于推進科學發展的干部隊伍。正確的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性的因素。從某種意義上說,解放思想的過程就是干部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和思想水平改造提高的過程。要真正實現科學發展,就必須培養造就一支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善于推進科學發展的干部隊伍。
解放思想關鍵是突破既得利益者的重圍。解放思想更大的阻力,顯然來自既得利益者。雖然說,黨政官員應把國家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各個政治組織應把國家和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但在現實生活中,一些黨政高官,是把個人榮華富貴放在第一位,甚至不惜犧牲國家、民族和民眾的利益來攫取最大程度的個人利益。而一些政治組織,也在實際生活中只考慮自己的利益,把國家和民族利益放在次要地位。這就導致一種情況:一旦解放思想“解放”到他們頭上,指出他們的權力過大、利益惡性膨脹危害了全社會整體利益,要求他們的權力接受民眾的監督和制約時,他們就會勃然大怒,不惜一切代價壓制解放思想,壓制在解放思想過程中沖鋒陷陣的仁人志士。
人都是趨利避害的。但一個國家的未來,一個民族的命運,不應為個別人的既得利益所累。何況,凡是不公平的事情都無法長久存在,本來就是歷史的鐵律。所以,普遍自由和普遍平等,越來越成為人類共有的夢想;分享的意識,共富的意識,越來越成為社會輿論的最大公約數。思想解放繞不開既得利益問題。我們的社會如何面對既得利益問題,既得利益者如何面對既得利益問題,這些問題不搞清楚,不找出一個文明的和妥當的解決辦法,既得利益問題就會始終是問題,就必然拖累思想解放。以平常心看待利益分化,坦然面對既得利益問題,本身就是重大突破,本身就體現了思想解放。既得利益者尤其是官員群體的自我轉型,因而至關重要。他們的地位和強勢資源,使他們比一般人更有力量推動思想解放。如果他們有足夠的精神內省,有良知,那么思想解放的阻力就小,新一輪改革開放就更穩更快;而如果他們缺乏內省的勇氣,缺乏良知,思想解放的阻力就會加碼,新一輪改革開放的代價就會抬升。
解放思想亟須營造更為寬松的政治環境和輿論氛圍。在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的新形勢下,在社會結構、社會組織形式、社會利益格局發生的深刻變革中,解放思想,尤其需要先解放表達。營造一個“寬厚、寬容、寬松”的輿論環境,傾聽各個階層的真實訴求,鼓勵人民群眾表達意見,是解放思想的首要急務。如果解放思想僅僅在很膚淺、很表面的層次進行,人們往往不會感到害怕,但這樣的解放思想又沒有多大實效,最終使人人感到厭煩。但如果解放思想一旦進入深水區,就有人大聲叫痛,并對持不同意見的人扣上政治高帽,加以批評。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自身生存和發展,誰敢解放思想?思想本來就是自由的,只要言者無罪,自然言無不盡。而世界歷史告訴我們,一旦言無不盡,人類的智慧就很容易充分涌流,就很容易導入社會治理之中,從而為社會健康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保障。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解放思想,既需要我們有敢為人先、敢破難題的膽略和魄力,更需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和“不抓辮子、不扣帽子、不打棍子”的環境和氛圍。
解放思想的重點是要配套改革、綜合改革,將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改革協調起來,全面推進。要圍繞民生問題,加大社會領域改革力度,化解各種社會矛盾。要加大政府對公共事業的投入,當前尤其要花大力氣解決人民群眾讀書、就業、看病、住房、社會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逐步向人民群眾提供均等化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切實解決群眾最迫切、最直接、最現實的切身利益問題,讓老百姓安居樂業,日子過得更好,進一步解決改革的動力問題。要繼續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強化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建立服務型政府,把政府職能重點轉移到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上來,糾正政府角色“越位”、“錯位”、“缺位”現象。要特別關注社會公平、社會正義,加快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與協調機制。要針對經濟轉型、社會轉軌過程中產生的新矛盾新問題,創新社會管理體制,有效回應群眾的建議和訴求,妥善處理各類新型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安定和諧。
(作者單位:中共河南省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