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業的現狀給我們帶來了深深的憂慮,沒有發達的制造業,就沒有中國經濟的今天,眼下中國制造所面臨的困境,到底有沒有破解的答案?除了低廉的成本和充沛的勞動力,制造業究竟還有哪些制勝的法寶?我們專訪了全球制造業巨頭英特爾公司的董事長貝瑞特先生和政協委員趙啟正先生,他們認為,中國制造業需要創新。
中國制造四面楚歌,英特爾貝瑞特、趙啟正指點迷津
中國制造往何處去?是近來非常熱的一個話題,雖然,在國際上叫得響的中國牌子還不多,但中國制造的確是中國經濟最響亮的一個品牌。從服裝、鞋帽,到筆記本電腦、手機,中國制造成了價廉物美的代名詞。
然而,在勞動力成本增加、人民幣匯率上升、銀行利率上調、出口政策調整的背景下,靠低價打天下,這條路似乎再也走不通了,中國的制造業來到了一個十字路口。
中國制造業需要創新
每年的廣交會都是我們經濟半小時關注的話題,廣交會被稱為“中國第一會”,是商品種類最全、到會客商最多的貿易盛會,然而在今年廣交會,記者體驗到的卻是兩個字“沒落”。
美爾雅進出口貿易公司總經理李克國:“像去年我們春交會大概有兩千萬美元簽單,那么今年我估計可能一千三四百萬美元吧。”
事實上,由于人民幣升值,貸款利率上漲,勞動力成本上升等原因,數量龐大的中國出口企業,目前正集體遭遇重挫。
美爾雅集團董事長楊聞孫:“應該說出口的這個利潤空間現在已經被壓縮得幾乎沒有什么利潤可言了。”
不僅是在廣交會上,最近幾個月,我們的記者相繼到中國出口企業最集中的廣東和浙江進行了調查,發現最近一兩年以來,出口企業的生存狀況日益艱難。
溫州市中小企業促進會會長周德文:“百分之二十的企業處于停產或半停工這種狀況。”
在“中國皮都”之稱的溫州水頭鎮,不少制革企業這兩年都放棄了自己的老本行,遠走他鄉。
寶利皮革廠值班人員:“老板現在在山西煤礦里,沒在這里,老板到山西去了。”
在廣東東莞的大嶺山鎮,這個被稱作“中國家具出口第一鎮”,這里的大多數家具出口企業都舉步維艱。
遠大家具董事長朱佛章:“現在有一句話就是說,做得越多就虧得越多。”
中國制造業的現狀給我們帶來了深深的憂慮,沒有發達的制造業,就沒有中國經濟的今天,眼下中國制造所面臨的困境,到底有沒有破解的答案?除了低廉的成本和充沛的勞動力,制造業究竟還有哪些制勝的法寶?
我也采訪了全球制造業巨頭英特爾公司的董事長貝瑞特先生和政協委員趙啟正先生,他們倆為什么能坐到一起談論中國制造的話題,來看看。
英特爾公司董事會主席貝瑞特:“下一個谷歌可能產生于清華大學,北京大學。”
貝瑞特:貝瑞特博士1974年加盟英特爾,1997年成為英特爾公司第四任總裁,2005年出任英特爾公司董事會主席,英特爾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導體芯片制造商,而半導體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復雜的產品。
政協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趙啟正:“奧林匹克要在北京召開,沒有永遠的冠軍。”
趙啟正:1993年任上海浦東新區管理委員會主任,以他卓有遠見的方式引入一批優秀的跨國高科技企業,在外國人眼中他被戲稱為浦東趙,1998年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2005年為政協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趙啟正在15年前第一次把英特爾請到了中國,這也是他們15年后的再一次重逢。
文章來源: 央視經濟半小時
中國出口企業集體遭遇重挫
制造業如何尋找新動力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8-07-06
政協第十屆全國委員會委員趙啟正稱,中國是世界工廠是指相對低端的產業,現在一些附加值比較低的,逐漸的破產了或遷移了這不完全是一個壞事,因為借此機會中國的產業要升級,因此還是要抱著積極的態度,把它視作一個挑戰和機會來對待。
芮成鋼:“我們最近《經濟半小時》做了一系列的節目,其中包括中國各行各業,從皮革到家具,甚至到造鞋等等,這些中國的很多企業都面臨著倒閉的危險,很多人說中國作為制造業的這么一個生產基地,世界工廠的價格優勢已經不存在了,很多企業包括比如說汽車制造企業說今天在拉美,在拉丁美洲,在越南生產已經,人力的成本已經低于中國,中國已經不再享有這個優勢了,這點我不知道趙主任跟貝瑞特先生是怎么看?”
趙啟正:“簡單地說中國是世界工廠是指相對低端的產業,并且你剛才說現在一些附加值比較低的,逐漸的破產了或遷移了,這個不完全是一個壞事,因為借此機會中國的產業要升級,因此我還是抱著積極的,把它視作一個挑戰和機會來對待。”
貝瑞特:“在過去20年,中國在制造業的發展很大,但是主要靠的是勞動力價格較低,然后來制造出口品,那么中國面臨的問題和美國也是類似的,產業必須向上升級,我們的這種制造業必須要有更高的附加值,這就意味著我們要有更多的自己的研發能力和知識產權,應該進行更多的高端制造業,不僅僅是低端制造業,那么我想低端制造業被轉移到越南,這絕對不是壞事,那么只要在中國產業升級的過程中不斷投資,教育能不斷繼續下去,這絕對不是一件壞事。”
芮成鋼:“所以二位等于是都在默認,確實是中國在失去作為生產力成本比較低這樣一個事實,中國確實在失去,但問題是這既是一個挑戰,也是一個機遇,中國可以借這個機會完成一次產業升級,在英特爾面臨著制造業危機的時候,英特爾是怎樣度過這些難關的?”
貝瑞特:“在我們(英特爾)前進的過程當中,我們有一種非常簡單的模式,這種模式就是我們不管在什么情況下,總是進行投資,我們從不是通過節省來解決問題,而是通過投資來解決問題,我們總是能夠做長遠的投資,而不是僅僅針對目前的問題,通過研發,通過創新,所以只有在我們不斷的為未來投資的時候,我們才能夠保持技術上的領先地位,那么有的時候財經界是不喜歡這樣的做法的,包括傳媒界,有人說英特爾應該放慢投資的步伐,但是我們從不停下向未來做出投資的步伐。”
芮成鋼:“如果我總結一下就是英特爾遇到困難的時候,作為一個制造巨頭,總是通過更多的研發,通過更多的投入來解決問題,而不是去回避,否則的話,今天的英特爾可能也去挖煤了。”
趙啟正:“這也是很不容易的,都知道高端產品它的利潤高,高端產品推動了整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向上提升,想這樣做,能不能做到,一個是你有沒有能力,還有一個你有沒有機會,機會也是很重要的。”
芮成鋼:“英特爾是四十年打造的一個世界級的企業,現在全世界誰要是想再做芯片,我們中國也有芯片企業,比如說我們華人企業,微生處理器等等,還有做芯片的,比如說汽車,中國也有汽車生產商,手機更是這樣,但是已經錯過了當世界領先企業的機會,已經被贏家攻勢了,已經被早起的鳥兒把食物都吃光了,我們還有這樣的機會嗎?”
貝瑞特:“當然了,你可以看一下在美國相似的情況,比如摩托羅拉,是手機之父,而現在在美國辛苦掙扎,面對各種各樣的競爭,也很困難,因為它沒有做出必要的投資,所以這是一直存在的競爭,無論是摩托羅拉,熊貓,諾基亞,或者是三星,人人都在競爭中發展,如果你落后的話,就會很困難。”
趙啟正:“奧林匹克要在北京召開,沒有永遠的冠軍,在四十年前,日本女排最好,后來中國女排追上去了,后來中國女排有幾年不景氣,現在又上去了,這就跟奧林匹克一樣,好的運動員要有好的教練,好的身體,好的運動場合,那么中國的科研環境在改善,這里包括一、教育,現在我們好的大學多了,數量多了,并且很多人可以留學了,也有好的現實,那么,機會,中國市場大了,世界市場大了,我們最缺的是什么?現在缺的是投資,像英特爾據我在網上查的,一年它有五十億的科研經費,超過我們所有IT企業的總和。”
芮成鋼:“您說到一個非常核心的,就像貝瑞特先生說的,關鍵是比如說摩托羅拉目前的困境,就是因為摩托羅拉在研發上可能投入不夠,但是我想摩托羅拉在研發上投入不夠,可能是一個判斷力的問題,可能投入少了,不是說沒有這個資金,對于很多中國企業是沒有這個資金,沒有這個錢去投入,那是不是意味著沒有這樣的資金投入,去持續這種研發,中國企業在技術創新上就很難達到他們這樣的高度呢?”
貝瑞特:“不會吧,我想有很多了不起的機會合作,協調,像英特爾和中國本地的企業有很好的合作,英特爾的一些知識產權把它和中國的研發能力,中國本地的公司的市場面結合起來,產生很好的產品,中國有很多了不起的大學,他們可以和美國的歐洲的大學合作,聯合研究來跳躍式發展。”
趙啟正:“貝瑞特先生說的很對,當然在創造中有主力,我們要鼓勵中國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共同創造,而不是單純的模仿,那么這樣的創造也是要整個社會的共識,而不是單靠工程師自己努力就做得到的,至于跳躍式的發展是做得到的,這里跳躍式的發展,可以說任何國家也受惠于別的國家的經驗,人家做了成功的事情,我們判斷,我們能不能成功,也就是說人家花了學費,我們也要吸取教訓,不必亦步亦趨了。”
如何創新與發展,在大學中尋找機會
在貝瑞特眼里,高端制造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創新,也只有這樣,企業才能維持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長盛不衰,不過,正像有句話說的,錢不是萬能的,資金投入和技術創新力并不能簡單畫上等號,那么,在它們之間還必須具備哪些環節,才能把投資真正轉化成創新能力?貝瑞特告訴了我們一個尋找答案的地方。
貝瑞特:“對我們的創新來說,大學絕對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基礎的技術研發并不是在企業里做的,而是在大學,所以政府的投資是針對大學的基本研究,絕對是個關鍵,你必須記住,一個偉大的公司像微軟這么強大,他們的挑戰,微軟的挑戰在過去的十年,并不是來自于其他的公司,是來自于這些比如一些大學獨立研究領域的想法,就說Netscape就是從大學里誕生出來的瀏覽器,雅虎就是在斯坦福大學的環境中創造出來的英特網的directing,谷歌也是來自于斯坦福的搜索引擎,所以大公司的真正的挑戰,并不是別的,而是經常來自于某一個想法,大學的某一個研究者,這就是為什么好的教育體系,投資與大學基礎研究是如此重要。”
芮成鋼:“這個話題給我的啟發,也許我們中國缺的不是資金,不是研發的資金,而是缺的一種規劃,孕育這些最領先想法或基礎想法這樣一種環境?”
趙啟正:“貝瑞特先生說的是科學和技術的區別,科學,往往用發現這個詞,而技術往往用發明這個詞,也就是科學在你研究的時候,科學家有一種終極的關切,這是為什么?什么原理什么原理,這樣他就會出現牛頓,出現愛因斯坦,當這些發明剛出現的時候,有的時候是沒用的,比如說發現了中子,這有什么用,過幾年知道了,反射要靠中子,在你做這些科研的時候,沒看到什么意義,也就是說大學里要做科學研究、技術研究,而技術的發明,更多的在于企業。”
文章來源: 央視經濟半小時,責任編輯: 王燾
中國出口企業集體遭遇重挫
制造業如何尋找新動力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8-07-06
在英特爾公司董事會主席貝瑞特心目當中,大學是個能誕生偉大創造的圣地,正因為如此,他一直沒有放松過對教育的關注,并且教育總是貝瑞特最看重的領域,在汶川地震之后,英特爾也把大部分捐助放到了孩子身上,他告訴孩子們:"知識也會為你們打開好多大門。"
貝瑞特:“很重要的一點是大學并不只做基本的科學研究,它們經常和產業共同研究,做一些工程,像我們這樣的公司,我們和全世界的大學一起合作,有300多家大學,很多是中國的大學,為什么?因為大學是解決問題的,而這是直接和科學技術創新相關的,我們不可能雇傭所有這些聰明的工程師,他們很多是來自于其它的公司或者大學,所以我們必須要和他們保持聯系,大學不只有基礎的研究,還有工程上的技術創新也可以在大學里發生。”
芮成鋼:“這是不是從另外意義上表明,我們的注意力,我們的眼光是不是忽略了大學的這個環節,為什么我們的大學沒有誕生這么多偉大的公司?”
貝瑞特:“我想中國已經開始了,你知道,我們的風險投資在中國越做越多,過去我們的風險投資有90%多在美國做的,現在只有一半是在美國做的,中國和印度是兩個主要國家,所以我們看到,這種中國的創業的增長,有識之士和他們的創新想法得到了風險投資的資金之后,他們將會在中國建設出下一個惠普,下一個英特爾,下一個谷歌,也許會產生于清華大學,北京大學。”
芮成鋼:“那趙主任您分享貝瑞特先生這樣的樂觀嗎?”
趙啟正:“我很同意貝瑞特的樂觀主義,這個樂觀主義不是盲目的,是有根據的,在七十年代,中國開始制造彩色電視機和廣播設備,當時已經有了在德國PAL制,美國NTSC,法國Sitcom都有毛病,中國來第四制式可能比他們好,可是再好也不行,因為它已經占領了全世界的市場,你晚了,但現在3G手機就不同,3G手機現在又出了好幾個制式,比如以中國為首的TDS-com系統,歐洲的W-com系統,美國的W2000,就是人類,沒有辦法,統一不了,這就是競爭,和彩色電視相比,我們起步是同時的。”
在貝瑞特心目當中,大學是個能誕生偉大創造的圣地,正因為如此,他一直沒有放松過對教育的關注,他身上曾經發生過這樣一個小故事,英特爾的工作人員在成都一家電腦城抓拍到一張照片,一個小男孩看到裝著英特爾芯片的電腦很羨慕,說“要是他家也有這樣的電腦就好了”,貝瑞特知道了這件事,拿著照片四處打聽小男孩的下落,最后他終于把電腦送到了小男孩手上,教育總是貝瑞特最看重的領域,在汶川地震之后,英特爾也把大部分捐助放到了孩子身上。
汶川大地震后,英特爾在第二天的凌晨就決定了捐贈,英特爾先后共捐贈的4800萬元,其中3500萬元專門用于教育援助。
“貝爺爺好。”
這是英特爾公司在四川災區援助的第一批修建的計算機網絡教室。
貝瑞特:“你們喜歡學校嗎?”
孩子們:“喜歡。”
貝瑞特告訴這里的孩子,知識是誰都拿不走的財富。
貝瑞特:“就像我剛剛敲你們的門,知識也會為你們打開好多大門。”
貝瑞特:“看到那些孩子們的高興,他們的活力,他們的熱情,我覺得我們的工作是很值得的。”
趙啟正:“我雖然沒去四川,但你在四川的一舉一動,我都了如指掌,那些孩子也很感謝你。”
芮成鋼:“我聽說您見過貝瑞特先生,見過英特爾各層的官員見過很多次,每一次見面都記在一張小卡片上,不知道您帶來了沒有。”
趙啟正:“有有有,你看我每次見面都有一張,人物、地點、他們服務的領域,他們新研究的項目。”
貝瑞特:“最好把它記錄到計算機上,而不是卡片上。”
趙啟正:“我要用一雙核計算機來記錄。”
半小時觀察:中國制造,危機如何變成機遇?
中國制造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大幅上升的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人民幣升值造成的出口萎縮、全球經濟的不景氣……這一個個壞消息像是一道道“緊箍咒”,箍得不少中國制造企業喘不過氣來。那些長盛不衰的跨國公司在這方面可以為中國企業提供充足的經驗。貝瑞特和英特爾的故事就說明:只有不斷地投入,不斷地提高研發能力,不斷地開闊視野和想像力,我們才能夠在全球化競爭中走得更遠。
“中國制造”如果能夠用技術研發、品牌創新來應對目前所面臨的危機,那么危機就會變成機遇。當產業結構進行了調整,更多高附加值的產品進入到品牌競爭、進入到產業鏈上游的競爭后,“中國制造”不僅可以改變自己低成本、低價格的低端形象,更可以使自己在全球化的舞臺上徹底告別“跑龍套”,成為一個主要角色。(記者:熊曼琳 攝像:樊金鋒李培 白羽 貢存)
文章來源: 央視經濟半小時,責任編輯: 王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