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召開的兩院院士大會上,胡錦濤總書記再次就自主創新問題作了重要論述,強調指出,自主創新能力是國家競爭力的核心,必須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擺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
改革開放30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從科學研究理念到科技工作地位、從科技體制機制到科研環境條件、從科研布局到科技實力等各個方面都發生了歷史性的深刻變化,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體系,建立了較為完備的學科領域,形成了相當規模和一定水平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但毋庸諱言,我國科技總體水平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關鍵技術自給率低,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特別是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強,優秀拔尖人才還比較少。
之所以如此,除了基礎較為薄弱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于,以往實行的“以市場換技術”的引進之路形成了一種不利于自主創新的路徑依賴。誠然,后發國家通過技術引進、模仿、消化和自主創新時間鏈條,可以最節約時間實現科技的起飛。但是,由于過于重視技術引進和模仿,對技術引進后的消化,以致我國自主創新能力未有大的提升。
這種路徑依賴的形成,固然有客觀的因素,但是,更重要的還是我們對自主創新的認識不足,時至今日,包括企業界和政府有關部門在內的相當多的人看不起我國的自主開發能力,對中國能否掌握核心技術缺乏自信,把國家科技發展的希望寄托在技術引進上。抱有這種思想是無法進行自主創新的。據悉,廣東省今年1~4月外貿出口有較大幅度的回落,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深圳華為和中興公司的出口仍然保持62.4%和34.2%的高速增長。這個事實,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自主創新能力的核心作用。
其實,真正的核心技術、關鍵技術是難以通過花錢買到的。核心技術往往意味著技術霸權、市場霸權甚至是話語霸權,意味著龐大的國民財富。特別是在經濟一體化的國際競爭格局中,許多發達國家及其跨國公司利用自身的技術和資本優勢保持領先地位,用技術控制市場和資源,形成了對世界市場特別是高技術市場的壟斷。在這種情況下,其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不會輕易外賣。
因此,有必要讓全社會形成這樣一種觀念:如果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那么,自主創新則是第一競爭力。生產力是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科學技術是推動生產力發展的決定性因素,而自主創新又是提高科技水平的關鍵。推進自主創新,建設創新型國家,從本質上講,就是通過創新極大地提升生產力水平,提高利用科技手段解決當前和未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的能力,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但是,自主創新并不能自動實現。這里首先要解決一個對自主創新的信心問題,盡快在全社會形成一個有利于創新的輿論環境。其次,要從科研體制改革入手,形成良好的制度環境。與此同時,還需從國家層面整合創新要素,構建國家創新體系,改進引資政策,建立完備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公平有效的人才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實行有利于技術創新的財稅金融等政策,加快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提供持續創新的組織保障。
在這些制度安排中,自由企業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從自主創新的內容來看,它大體包括三方面:一是原始創新,以獲取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為目的;二是集成創新,將多種相關技術有機融合,形成新產品、新產業;三是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這三方面,都與企業的生產研發密切相關,特別是后兩方面,主要是企業的任務。
創新型企業的形成,首先是要有自由企業制度。在市場自由中,核心是企業自由,沒有企業參與交易的自由,也就不可能形成市場,更不可能形成自由的、有效率的市場。應確保企業能夠擁有在產權受法律保護的基礎上所享有的自由創業權、自由經營權、自由交易權以及自由支配或處置財產權等一系列的制度安排,鼓勵企業家和群眾對自由開放精神的向往和對自由市場利潤的追逐。只有從根本上確保一大批高舉創新和自主知識產權大旗企業的崛起,方能提升我國的自主創新能力。
科技創新日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和財富形成的主要源泉。中國要抓住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帶來的戰略機遇,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和社會發展模式,徹底改變在國際競爭中的被動局面和被動地位,謀求經濟長遠發展的主動權,形成長期競爭優勢,支撐點就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