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津市科委獲悉,截至6月底,天津項自主創新產業化重大項目全部啟動實施并取得階段性進展。據統計,已累計投入總經費21.3億元、研發經費5.85億元。開發出加強型中空纖維簾式膜組件等新產品38項,累計申請發明專利99項、授權發明專利28項。
20項自主創新產業化重大項目6月份實現銷售收入8.1億元,累計銷售收入超過37億元。
加快節能減排關鍵技術和產品開發。3500噸/日節能減排型水泥生產線配套的行進式篦冷機樣機順利下線,完成節能型干式非晶合金變壓器完成樣機設計。室內民用及商用照明系列產品進入小試階段,節能效率均達60%以上。高效聚光砷化鎵太陽電池開發取得階段性進展。榮程鋼鐵公司、東郊污水廠、鋼鐵企業煤氣集中優化控制、氯堿工業隔膜電解節能降耗新工藝等節水與節能減排科技示范工程進展順利。
研發轉化基地建設取得新進展。國家生物醫藥國際創新園、工業生物技術研發轉化基地進入全面建設階段,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研發大樓和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發中心主體建筑年內完成基礎工程的建設。工業酶和工業水處理兩個實驗室成為國家工程實驗室,與意大利高等衛生研究院等合作共建的中意中醫藥聯合實驗室被列入首批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吸引了在美國最大的生物技術及制藥公司中高層任職的留學生回國工作,15個優秀留學人員的創業項目落戶新區。與意大利、瑞典等科研機構開展國際科技合作項目10項。
重點領域自主創新與產業化取得突破。曙光高性能計算機產業化基地運算速度達百萬億次的5000A實現批量生產,實現銷售收入3億元;年產2萬輛的純電動汽車產業化基地訂貨量1700輛,出口456輛。腺病毒-肝細胞生長因子注射液、西夫韋肽、骨髓原始間充質干細胞等一批新藥II期臨床進展順利。20個中藥大品種二次開發在質量控制、指紋圖譜研究、工藝改進等方面取得階段性突破。突破高端、多流道連續膜過濾膜組件與裝備制造技術和氣水雙洗工藝等技術難點,開發出“加強型中空纖維簾式膜組件”,并獲得國家級重點新產品認定。
快重大項目實施的環境建設。市科委一方面加強自主創新產業化重大項目的實施和管理,同時加大激勵創新創業活力的環境建設,促進科技體制機制創新。加快實施科教興市行動計劃,重點圍繞科技成果轉化、產學研結合探索建立新機制和新模式,引導企業與大學、科研院所、功能區等多方合作,組建現代中藥、軟件、新能源、創意產業等6個產學研創新聯盟。研究制定《濱海新區科技體制改革行動方案》和生物醫藥創業領軍人才政策,在聚集科技資源、促進產學研合作、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完善科技投融資體制等方面加快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營造國內最好的創新創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