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加強節油節電工作和開展全民節能行動,審議并原則通過《公共機構節能條例(草案)》和《民用建筑節能條例(草案)》。會議強調,要突出重點,抓住汽車、鍋爐、電機系統、空調、照明等應用面廣、潛力大、見效快的關鍵領域,采取綜合配套措施,形成有效的激勵機制,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要通過深入開展全民節能行動,進一步增強能源憂患意識和節能意識,在全社會大力倡導節約型生產方式、消費模式和生活方式,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隨著八國峰會對全球氣候變暖問題的聚焦,未來政府關于節能降耗、環境保護方面的政策壓力進一步加大。節能降耗、環境保護已經成為我國未來的一項基本國策,寫入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十一五規劃》。2006年,我國節能減排指標的完成情況不如人意。2007年以來,政府對節能降耗的落實力度加大。中國將履行對于全球氣候的大國義務,進一步加大政策落實壓力,未來節能降耗帶來的行業風險和機會將逐漸顯現。
減排硬約束推動可持續發展。根據“十一五”規劃,我國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目標為:2010年全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比2005年減少10%,化學需氧量由1414萬噸減少到1273萬噸;二氧化硫由2549萬噸減少到2294萬噸。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分省(自治區、直轄市)排放總量控制指標均不得突破。這一減排指標是十一五規劃中的約束性指標,而約束性指標配套了相應的公報制度和考核制度,被納入各地區、各部門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和績效考核,并將耕地保有量、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指標納入對各地區領導干部的政績考核,對地方政府形成較強約束。
在能耗和環境污染加劇的背景下,政府節能減排力度可謂是前所未有。這其中以節能減排指標作為官員考核指標,將明顯扭轉以前官員過度追求GDP的局面,有利于節能減排的深入。但目前實施的措施中,如“加快推進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發展”、“推動重點領域節能”、“相關法規制定”等是屬于長期性、方向性的措施,很難在短期內見效;“區域限批”和“行業限批”、“淘汰落后產能”、以及對“三高”行業的稅收政策,雖說是可以在短期內能抑制能耗的增速,但是否會帶來經濟發展的不穩定也有待觀察。政府未來勢必需要在犧牲局面經濟利益和減少能耗之間進行平衡。
前期以龍凈環保(600388)為首的環保概念股異軍突起,成為市場中的亮點,近日有所調整?!笆晃濉逼陂g大量的環保投資將給環保設備行業帶來廣闊的發展空間,目前中國治理環境污染的任務非常艱巨,環保投資不僅要彌補以前的欠賬,還要遏制新的污染趨勢,因此,從“十五”以來環保投入總量大幅超過原有規劃。目前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十一五”規劃中的約束性指標方面,但這些指標只是環境污染的重要指標,并非全部指標,實際上在環境治理與投資方面還有很多的空白之處,而這方面的環保治理均需環保設備的大量運用,大部分分析師認為這個市場的擴展空間非常大。
未來在國家政策的強力推動下,相關行業將會受到重大影響。1、生產節能設備、材料的企業,由于政府的強制節能約束,有望迎來市場急劇擴張,考慮到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間接經濟效益以及經濟增長帶來的能源需求增加,預計到2010年,我國的節能產業市場規模將在3000億元以上。2、太陽能、風能、煤化工等替代能源和新能源行業也將獲得發展機遇。70年代日本“日光計劃”“月光計劃”推動下新能源產業的高速發展,提醒我們新能源不只是個故事。3、規模小、能耗高的企業可能遭淘汰,高耗能行業走向集中,造紙、煤炭等行業的龍頭企業將受益于供求關系的緊張以及國家政策的扶持。
核心關鍵詞: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