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北京空氣質量情況說明會”發布會在北京奧運會主新聞中心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北京奧運會空氣質量保障專家組組長郝吉明表示,要評價空氣質量,必須有合格的質量保證;有合格的儀器設備,適宜的設備;有一定連續監測的時間;監測的數據在地理上有一定的分布。
關于空氣質量的評價,郝吉明介紹說,首先,儀器的測量數據質量的保證問題,如果沒有質量保證,任何數據都不能說明問題。
二是,數據要有一定的連續監測時間,中國規范,在很多國家是相同的,比如對顆粒物,一天至少有12小時以上的數據才能夠計算今天的顆粒物濃度,在時間上必須有一定的保證。
三是,要評價一個城市的空氣質量,必須有一個能夠反映城市整體空氣質量的監測網,光靠一個地點的數據,不能說明一個城市的數據。比如北京市有二十幾個監測網,二十幾個監測網分布來做。
郝吉明強調說,所以要評價空氣質量,必須有合格的質量保證,有合格的儀器設備,適宜的設備。有一定連續監測的時間。監測的數據在地理上有一定的分布。這樣才能評價。至于,不知道在什么地點,在多長的時間,用什么儀器得到的數據。這三個不知道的情況,我個人來說很難相信這個數據的真實或者不真實,要做負責任的話,應該從儀器質量保證,監測的時間足夠長,要反映一個區域的覆蓋面來評價北京的空氣質量。希望大家有這種條件的人,可以一起來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