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頻技術是應交流電機無級調速的需要而誕生的。20世紀50年代末,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推出了電力半導體組件晶閘管(可控硅SCR),給變頻技術提供了劃時代意義的基礎硬件。進入70年代,由于直流電機的調速局限性,交流電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隨著市場需求的增長,技術也日益發展和完善。1971年,美國、德國提出了矢量控制技術,使得變頻器的交流調速性能可以和直流調速相媲美。1973年,美國提出了電力電子技術這一新的技術學科,其最大應用領域就是調速傳動。1979年,日本采用矢量控制的變頻調速系統開始實用化,技術又上了一個新臺階。到了20世紀80年代,由于電力半導體開關器件和微電子技術的進步,變頻器性能及可靠性提高,生產成本下降,其應用開始普及。
幾十年間,電力電子器件也從最初的SCR(晶閘管)、GTO(門極可關斷晶閘管),經過BJT(雙極型功率晶體管)、MOSFET(金屬氧化物場效應管)、SIT(靜電感應晶體管)、SITH(靜電感應晶閘管)、MGT(MOS控制晶體管)、MCT(MOS控制晶閘管),發展到今天的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HVIGBT(耐高壓絕緣柵雙極型晶閘管),器件的更新促使變頻器的應用領域更為廣泛,市場規模隨之迅速擴大。
步入20世紀80年代,全球變頻器技術變革速度加快,走向成熟的變頻產品被廣泛應用在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領域。隨著中國變成世界工廠,制造業的快速發展為變頻器產品提供了越來越大的市場空間,然而時至今日,國內變頻器市場還可以說是外國人的天下,日系和歐美瓜分了80%的市場份額,但近年來臺灣變頻品牌也有一些強勢表現,國產品牌總體仍處于弱勢。
國產變頻曾經落后國外“10_15年”,近幾年的奮起直追下,不僅在技術上有了很大突破,多家國產變頻的發展也同國際接軌,具備了相當的企業競爭力。英威騰,易能,安邦信,智光電氣等國產變頻廠家,憑借價格優勢,開始占據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但不可否認真正決定國產變頻是否具有競爭力的核心因素還是技術水平。
本評測選取了國內(包括臺灣)具有代表性的變頻品牌產品與國外產品,在可靠性(穩定性)、精度、速度、參數上進行比較。
品種和規格
品種和規格往往反應了一個企業所具有的技術實力的高低。縱觀目前市場中的主流變頻,歐美品牌通過模塊化設計,可以做到很寬的功率段.而我國變頻器配套產業的實力相對較弱,國產品牌無論在技術、加工制造、工業設計等方面還是在資金實力方面,都與國外品牌存在一定差距。目前,外資品牌在國內變頻器市場的占有率約為80%。本土變頻器企業主要生產V/F控制產品。對于性能優越、技術含量高的矢量變頻器等產品,國內絕大多數企業還沒有開發出成熟的產品。雖然個別表現突出的內資品牌如深圳英威騰、成都希望森蘭等,已有同類檔次較高的變頻器產品問世,但與國際巨頭相比,其產品的種類、規格還有待進一步充實和豐富。
外資品牌和本土品牌
中國市場的吸引力也導致臺資、外資的介入,例如西門子、三菱、ABB、臺灣普傳等。到目前為止,活躍在中國市場的外資品牌約為40余個。同時涌現出近百家的內資品牌,這些變頻器的生產廠商主要集中在沿海開放省市如廣東、山東、江蘇等地。目前內資品牌中市場份額最大的如深圳英威騰、成都希望森蘭、煙臺惠豐等企業06年的銷售額都突破1億元。深圳英威騰、成都希望森蘭都推出了矢量產品,其中深圳英威騰不但低壓矢量產品的功率規格已經比較豐富,還擁有成熟的中壓矢量產品,其綜合產品線齊全程度逐步接近國際頂級品牌,滿足今后各領域的發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