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升值、出口退稅下調、加工貿易政策收緊;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成品油價格居高不下、煤電油運力緊張……在國內外經濟環境變化帶來的重重壓力之下,我國東部地區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和出口大戶,悄然加快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步伐。
新一輪產業轉移是雙贏的,既能為中西部地方的發展帶來產業支撐,又能為東部地區產業升級創造條件。不過,就目前來看,新一輪產業轉移存在兩大難題。
問題之一是產業轉移不能等同于污染轉移和低水平轉移,而是要在轉移中確保中西部的生態不受破壞,而且不應該只是簡單的廠房搬遷。中西部政府要打造產業發展的完整鏈條,要幫助企業做好選址、硬件升級、員工培訓、資源保障等工作。特別要注意污染轉移問題,在過于看重局部利益、短期效益的情況下,只有政府部門轉變工作思路、強化上級部門的監管和老百姓的民意監督,才可能盡量避免這個問題發生。
問題之二是產業轉移較為容易,但促使中西部和東部沿海地區的產業互補、建立合理的產業梯度才是真正的重點,也是難點。如果東部地區不能提升產業競爭力、打造龍頭企業群,不僅東部地區將在產業轉移中被掏空,陷入和中西部的直接競爭,而且可能導致轉移到中西部地區的產業缺乏龍頭企業的訂單和品牌帶動作用,影響產業轉移的力度和速度。
產業轉移的理想局面是東部地區保留一些高端的、集成的、品牌性強的企業,而轉移到中西部的企業則承接一些相對中下游的產業,可為東部企業代工,可切入到產業鏈中的某個環節,或者提供一些基礎性、服務性、能源性的后方支持。同時,中西部也應努力打造自己的強勢品牌,但從總體來看,東部和中西部的產業應該有良好的互補,共同打造民族企業的強勢競爭力。只有當這種產業梯度建立起來時,東部的企業才能帶動中西部企業,中西部的企業才能獲得更多的市場和機會。
而要打造產業梯度,關鍵在于東部企業要打造品牌、提高質量、努力奪取產業高端、提升市場競爭力。這也是東部企業在努力實踐的事,但在實施過程中,品牌建設和占據產業鏈高端這兩大難題限制了東部企業的競爭力,同樣也將影響產業轉移的力度和效果。這已經不是個別企業的事,而是關系到整個中國產業競爭力提升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關鍵性問題。解決這個問題僅靠企業和東部地區都遠遠不夠,更應該有國家層面的產業規劃和政策支持。必須意識到,打造東部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就是在支持中西部的產業轉移。建設好產業梯度、促進地區間的產業互補,應靠舉國之力來支持。
切斷產業轉移的污染路徑
作者:吳睿鶇
國資委研究中心宏觀戰略研究部部長程偉表示,對于東南部企業來說,產業轉移可以擺脫企業成本不斷上升的瓶頸,集中資金進行產業升級,又可以享受到中西部正在蓬勃發展的市場,增強企業競爭實力。而中西部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可以以投資迅速拉動經濟增長。
隨著通貨膨脹壓力的日益加劇,原材料成本及勞動力價格的一路攀升,對于東部沿海發達地區而言,實現產業向中西部轉移,是擺在面前一道必須選擇的課題。
盡管產業向中西部轉移益處多多,但讓人們揪心和不安的是,產業轉移弄不好,極有可能變成污染轉移。因為從國際上來看,大部分的產業轉移是發達國家的污染企業,流向相對落后的發展中國家,我國也難以逃脫這個怪圈。如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美國、日本等國家的化工、電鍍、冶金、制革、漂染等嚴重污染行業,相繼落戶我國的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
值得警惕是,發達國家的這一做法已在國內悄然復制,一些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污染企業已開始向經濟不發達地區的轉移。近年來,江蘇、浙江、廣東等省份的高污染企業紛紛到安徽、四川、貴州、甘肅等西部地區落戶。部分西部地區也把降低環保要求,當作招商引資的優惠條件之一。國家環??偩值囊环菡{查顯示,西部9個省區生態破壞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占當地GDP的13%,相當于甘肅和青海兩個省GDP的總和。
雖然針對污染轉移的泛濫,原國家環??偩衷浵掳l過緊急通知,禁止向西部地區轉移污染,但產業轉移變污染轉移的腳步并未止住,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如去年浙江省開展環保專項行動,關停部分污染企業,結果,一些其他省份的招商團進駐浙江,開出上好的條件,熱情邀請這些高污染企業到本地安家落戶,有時候甚至是環保局長也出來招商。
面對產業轉移的關鍵節點,各級政府要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要汲取東部地區在承接國際產業轉移時的慘痛教訓,一定要切斷產業轉移變污染轉移的路徑。
就目前而言,防止產業轉移變污染轉移至少要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是東部地區直接實現對污染企業的技術改造。事實上,在東部沿海發達地區,早已具備了對污染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控制污染排放的經濟實力。與此同時,西部地區要轉變發展觀念,把綠色GDP作為考核政府官員政績的重要指標,主動把耗能高、污染重的企業,拒之門外。
二是在公共治理層面,國家可以通過嚴格的標準化管理模式,來遏制污染企業跨區域轉移,如對有些產能過剩、設備簡陋、家族作坊化生產普遍以及污染嚴重的產業,應當建立統一的環保硬標準,最終讓類似企業或行業,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生存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