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不太起眼的新聞,讓人生出幾分感慨:首批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的上海漕河涇開發區,7月9日有12家中外資企業項目同時落戶。
這個20年前以中外合資微電子工業區為核心擴大起來的開發區,曾是上海改革開放的標志之一。有意思的是,20年前,漕河涇引進的跨國企業多為制造型的工廠;而現在,進入這里的12個項目卻是研發中心、企業總部和創新型公司。類似上海漕河涇開發區這樣的轉變,也出現在中國沿海許多開發區,昔日的制造加工區有向“世界實驗室”和“區域大腦”轉變的跡象。
這個轉變讓人產生許多聯想。
中國經濟正面臨諸多挑戰。為了擴大就業,我們需要大量中小型制造型企業。但是,因為人民幣升值、能源等生產資源的緊缺和成本上升、宏觀調控、節能減排等綜合原因,眾多中小企業面臨進退維谷的困境,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迫在眉睫。這樣的轉型或有諸多路徑,但是,家門口的外資企業的轉型本身,也值得我們借鑒。
就在我們不斷地擴大出口企業并為海外訂單紛至沓來而歡欣鼓舞的時候,外資企業的以產品搶占中國市場份額的策略卻發生了一些變化,一個重要的標志就是,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把研發中心搬到了中國,外企“中國研發潮”一浪高過一浪。
有數據顯示,2001年前,外企中國研發中心不超過200家,可是,到2007年已超過1000家。在2005年至2009年的投資計劃中,約61.8%的跨國企業把中國作為首選的研發投資目的國,超過了美國(41.2%)和印度(29.4%)。
外企研發中心大舉進入中國,有政策的吸引,但更多因素是跨國公司的方向性選擇,他們看到了中國更優質、更龐大的智力資源——人才!有跨國公司作過對比,在中國用一個博士,工資成本僅為美國的1/4,而效率卻是美國的6倍。這種投入產出比,讓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加快了吸引中國人才的步伐。以微軟為例,中國研發集團的近期目標規模就是8000人,微軟Vista等操作系統就有中國研發人員的貢獻。
我們應該為這樣的“中國智造”感到光榮,但是,僅有這一點是不是還不夠我們中國的企業能不能有更多的“智造”,而不僅僅是“制造”我們常說,人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面對自身豐富的人才資源,我們不能自己把自己定位在“中國制造”和“世界工廠”上,而必須有所跳躍,向以人才、技術進步為核心的“中國智造”轉變。
這個轉變肯定會有些痛苦,可能時間也會較長,但是,對于長遠的發展而言,這是值得的。長期以來,“中國制造”讓全球受其恩惠。現在,我們需要信心,在不遠的將來,中國企業的“智造”也將惠及華夏甚至惠及全球,只要我們有足夠的眼光、魄力,并且抓住機遇。(謝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