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國家統計局稱我國經濟的對外依存度已超過60%,輸入型通脹已成為我國物價高漲的重要“推手”。國家統計局提醒,全球通脹短期內難以看到明顯下降趨勢,應當保持高度警惕。
京華時報8月5日報道 國家統計局昨天發表的經濟述評稱,目前,我國經濟的對外依存度已超過60%,因而,國外市場價格能夠比較快地通過傳導引起國內價格的變動。輸入型通脹已成為我國物價高漲的重要“推手”。
所謂輸入型通貨膨脹,是指在開放的經濟社會中,由于本國與國際市場關系緊密,當國外商品或生產要素價格上漲時,就會通過本國與國際市場的傳導途徑傳播到國內,從而引起國內物價普遍、持續上漲的現象。
根據統計局的解釋,國際通脹對我國的傳導,主要是通過“兩油”(石油和糧油)和鐵礦石價格的傳導。我國是第二大石油消費國,石油對外依存度接近50%,所以國際原油價格暴漲對我國的經濟影響更大。我國原油跟國際接軌,成品油由政府管理,導致今年我國的石油加工業虧損500億元。我國鐵礦石超過一半以上依靠進口,而目前西方國家已經控制了全球70%的鐵礦石資源,由此,我國進口鐵礦石的價格也是持續上漲:2005年上漲71.5%,2006年上漲19%,2007年上漲9.5%,今年則上漲了65%以上。鐵礦石價格上漲,帶動鋼材價格上漲,而鋼材價格上漲,提高了一系列與之相關的產品成本,導致物價上漲壓力進一步傳導和擴散。
在原油、鐵礦石價格等輸入性通脹因素的推動下,我國上游產品價格從去年四季度以來開始攀升,包括工業品出廠價、原材料燃料動力供應價格、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都有所擴大,生產領域價格上漲向消費領域傳導的壓力在顯著加大。今年以來,我國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連創3年來新高,1-6月分別上漲6.1%、6.6%、8%、8.1%、8.2%和8.8%。必須引起重視的是,人們通常認為,PPI向CPI的傳導大約滯后半年到一年,以此計算,下半年CPI面臨來自PPI傳導引致的上漲壓力會更大。
國家統計局同時提醒,全球通脹短期內難以看到明顯下降趨勢,應當保持高度警惕。國統局表示,當前我國需要治理此輪全球化背景下的通脹,避免國際輸入型價格上漲的壓力與國內多年高增長積累的各類價格上漲相互疊加,造成通貨膨脹的持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