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制造業信息化ERP認證培訓專家組組長金達仁老師就企業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的主體意識等問題接受了《中國制造業信息化》記者的訪問。
記者:受全球經濟放緩的影響,我國南方制造業密集區域約有20%的企業瀕臨倒閉,在這種情況下,您認為企業對信息化建設應持什么樣的態度?
金達仁:信息化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些企業乃至所有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問題,但信息化可以推動企業研發模式創新、推動企業制造模式創新、推動企業業務模式和業務流程創新,從而全面提升企業生存與發展的能力。實現這個目標,我們仍要不斷增強企業主體意識。這既是首要問題,也是根本性問題。具體而言,一是全面加快企業信息化進程。二是充分調動和發揮企業及各業務主管部門的積極性與創造性。三是在信息化進程中要著力推動業務模式重組。
記者:有關企業主體意識的觀點您已經談了十幾年了,現在還在談,是否表明現階段企業主體意識仍有待于進一步增強?
金達仁:是的,這個觀點我確實談了很長時間了,而且是反反復復的在談。這里的“主體意識”有兩層含義,一層是從現階段我國ERP應用的數量、時間、周期、集成和創新方面的問題來看,其背后深層次的原因主要還是企業自身主體意識問題。難道企業生存與發展不需要ERP嗎?現階段沒有先進的理念、方法、技術和ERP軟件可供企業學習和應用嗎?答案顯然都是否定的。還有一層含義就是主體意識的內涵也是隨著時間和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也需要我們與時俱進,研究新問題并落到實處。
記者:您親歷了ERP在我國應用與發展全過程,您認為我國企業未來ERP應用的目標與內涵是什么?
金達仁:這一兩年,我一直在談深化應用ERP的目標與內涵。我認為深化應用ERP是我國企業ERP應用和信息化進程中的轉折點。深化應用ERP,戰略理念要先行。它的主要目標與內涵就是在學習和研究ERP原理和應用的基礎上,通過深化應用和管理創新,改變企業傳統業務模式,帶動企業管理現代化,努力促使企業管理水平和生產力水平實現跨越式發展。這里的“業務模式”泛指企業供應鏈體系各項業務活動的方式、方法、策略和流程。“企業管理現代化”泛指管理思想現代化、管理方法現代化、管理組織現代化和管理手段現代化。“管理水平和生產力水平”泛指企業管理效率、生產效率和競爭力。
記者:深化應用ERP,企業CIO應具備什么條件,企業信息中心的職能又有什么變化?
金達仁:這兩個問題雖不是什么新問題,但在很多企業實踐中卻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認識和解決。在我看來,無論是實施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還是深化應用ERP,CIO的素質與能力應集中體現在他對ERP項目認識、項目管理和項目開拓創新方面。我曾有一個觀點,那就是CIO一旦從技術型人才轉變為管理型人才,我國ERP應用水平必將有一個質的飛躍。此外,企業信息中心作為企業信息化主管部門,其職能依然是負責企業信息化規劃、項目實施和系統運行維護。完成這項工作,信息中心始終都要緊緊依靠企業各業務主管部門,切忌大包大攬,越位行使權力。因為這些業務部門是企業信息化的主體,是ERP應用的主體,是業務分析重組的主體,離開這些業務部門的認識、理解、參與和支持,深化應用ERP就難以達到預期效果。以往這方面的經驗和教訓是很多的,相信大家也都會有感受。
記者:近年來,從SOA到SaaS,ERP應用軟件市場概念層出不窮,您對SaaS概念與應用有何理解?
金達仁: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軟件的成熟,SaaS作為一種全新的軟件應用模式已經受到大家的關注。欲使SaaS模式在我國ERP領域得以推廣應用,尚有幾個問題需要研究解決。一是企業對SaaS的認知及SaaS的適用范圍;二是企業數據安全與網絡效率;三是SaaS廠商的技術集成能力與業務咨詢能力;四是SaaS廠商提供的軟件功能與SaaS的典型應用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