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來訪直言讓我國多采購美國大豆,法國總統來訪直截了當地推銷空中客車,這些都是我們在外交工作中沒有充分準備和預料到的,既然外國元首都要做本國企業的推銷員,那我們的外交工作該如何為經濟戰略服務就成為必須。
當前中國的民營企業家“走出國門做生意”的愿望越來越強烈。他們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正遭受著越來越多的始料未及的非商業風險,迫切需要政府部門為他們提供幫助。第1503期親民獨訊提醒民營企業走出去不能只追求經濟利益,忽視了安全成本,必須有效切入投資國的政府、警察、海關和媒體部門,獲得更多保護。此外,還要團結互助,合力開拓,更多融入當地的社會。
實際上,與國有企業走出去相比,民營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積累的經驗還很少,走出去的歷史也不長,面臨的風險更為不確定,它們既要懂市場規則,還要懂得外交規則。近年來,隨著企業市場主體地位的確立,以及民營企業實力的不斷壯大,民營企業走出去的步伐也在不斷加快。如何更好地支持民營企業海外發展,參與國際競爭,是外交為改革開放服務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外交部門服務精神高漲的同時,民營企業家的尋求外交資源的熱情也異常旺盛。外交資源是中國企業走出去必須利用的“稀缺資源”,但是現在還沒有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企業有了外貿權不等于就有了外貿能力,中國企業需要了解出口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情況,這些都可以從外交部門得到幫助。因此,持續保持外交部門與民營企業間的相互交流非常必要。
外交資源是幫助民營企業走出去的重要資源。民營企業走出去要走好,除了要有自身的實力和勇氣外,還要面對外部環境的挑戰。當前,中國企業面臨“走出去”融入國際市場的歷史性機遇。與此同時,中國企業要把走出去真正走好,也有很多應予認真總結的經驗教訓,在境外投資的探索中也有頗多迷茫與困惑需要面對。中國鐵建阿富汗事件、西班牙燒鞋事件等現實例子向我們說明了外交資源不應僅僅局限于為企業牽線搭橋,引導企業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它還應體現在維護企業和公民海外合法權益的各種政策中。而作為企業,一方面要樹立風險防范意識,另一方面要懂得利用外交資源,依托政府和各種國際組織,積極進行海外拓展,實現自己的走出去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