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發展來源于員工對企業精神的認同和共同的企業愿景認可。優秀的企業文化是構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部分,企業的道德文化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因此建立真正意義上的企業道德文化已迫在眉睫。
道德文化體系的核心是正確處理效益目標與責任目標、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關系。企業道德文化建設要以生產經營活動為中心,以保證企業兩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為目標,以提高員工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技術、技能水平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建立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為內容的統一的、系統的、協調的道德文化體系,以期在員工中形成對企業共同價值觀的認知、認同,使其在思想感情上、價值取向上和行為規范上都保持高度一致,以產生較大的凝聚和震撼效應。
企業道德文化具有導向、約束、凝聚、融合、輻射等功能。導向作用,即把企業員工引導到確定的價值目標上來;約束作用,即成文的或約定俗成的廠規廠風對每個員工的思想、行為都起很大的約束作用;凝聚作用,即用共同的價值觀和共同的信念使整個企業上下團結;融合作用,即對員工潛移默化,使之自然地融合到群體的統一的價值觀中去;輻射作用,指其不但對本企業,還會對社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現階段,規范化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企業的道德倫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個企業越是講求道德,就越有可能贏得市場及社會公眾的信任與贊譽,就越能樹立企業的良好形象,形成巨大的無形資產,并在市場競爭中獲得主動。
建立企業道德行為規范,明確道德標準體系,形成既與社會主義道德要求相一致、又具有鮮明時代特色和行業特色的“企業道德文化”。將道德標準細化為行為規范,促進職工養成文明的語言和行為習慣;并通過各種不同方法深入廣泛地宣傳教育培訓,強化道德說服力和道德勸導力的作用。使文字化的要求變為具體的、可視的言行規范,起到導向示范作用;同時也可在道德文化建設的過程中不斷地糾偏、擴展,保證企業道德文化建設正常進行。
企業領導者的模范行動是一種無聲的號召,對下屬成員起著重要的示范作用。因此,要塑造和維護企業的共同價值觀,領導者本身就應是這種價值觀的化身,他們必須通過自己的行動向全體成員灌輸企業的價值觀。領導者要扮演“布道者”和“育才者”的角色,通過向員工傳達企業的愿望、核心價值觀,為員工的全面發展提供指導和服務,以提高企業凝聚力和激發員工的潛能。領導者還要堅定信念,在每一項工作中體現企業的價值觀。領導者也要注意與下屬成員的感情溝通,重視感情的凝聚力量。
完善道德制度與激勵機制首先要建立道德制度。所謂道德制度,是指將道德生活中的部分人倫關系和道德活動方式文明化、正規化。其次要將道德建設與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的建立相結合。價值觀的形成是一種個性心理的累計過程,這不僅需要很長的時間,而且需要給予不斷的強化。
通過內部激勵和約束機制的建立,保證道德文化的正常有序開展。要把精神激勵與物質激勵結合起來,考慮被強化者的需求,這樣才能效用最佳。行為得到不斷強化而穩定下來,人們就會自覺地接受指導這種行為的價值觀念,從而使企業的價值觀念為全體員工所接受,逐漸形成優良的企業文化。
企業道德文化的建設要與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企業的發展相結合,要將道德文化建設納入企業戰略發展框架之中,與企業內部的制度建設相同步。道德建設的管理基礎是企業內部的激勵機制,制度保障機制和組織保障制度。首先要建立日常的管理機構,負責道德文化建設的日常管理工作,制定相應的計劃,組織檢查考核和總結;其次,道德文化建設要同企業其他管理工作一同研究、部署、檢查、考核和總結,才能保證道德建設的實施結果。
堅持“以德治企”,加強企業道德文化體系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個長期的歷史性任務,需要進行堅持不懈的努力,需要動員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利用一切宣傳教育渠道,不斷探索更有效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