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中國加快核電建設的時機已經成熟,條件基本具備,正迎來一個核電工業的黃金發展時期,進入以自主建設、引進技術和中外合作建設為主要特征的快速發展的軌道。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印尼首都雅加達出席東盟救災峰會回國后即到深圳,視察了大亞灣核電站。在當前中國因能源短缺而大力發展核電的背景下,溫家寶總理對大亞灣核電站的考察引人注目。
目前世界主要能源來自石油、煤或核發電。石油危機已經顯現,而燃煤又產生大量污染,這使得煤的應用受到限制。目前,世界上有17個國家核電占全國總發電量四分之一以上,如法國占77%,韓國38%,日本36%,美國29%,英國28%。中國在2003年首次將核電發展納入國家電力發展規劃,標志著核電發展地位在中國的進一步提高。這一變化引起了近20年來緩慢發展的世界核電業的關注。
國家能源重要部分
隨著中國國民經濟快速發展,能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作用日益明顯。近年來,在全國范圍的持續缺電荒下,內地多個電廠項目紛紛上馬。來自國家發改委的消息稱,2004年批準新建電廠的總裝機容量為6000萬千瓦。
但由于:(一)電站大量建設,預計將增加耗煤量每年4億噸以上。如不采取污染控制措施,每年將新增二氧化硫和煙塵排放量分別為500萬噸和5326萬噸以上,必然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二)中國能源的布局很不平衡,從發電結構來看,煤電約占74%,如果電力需求再翻一番,每年用煤就超過16億噸,長距離的煤炭輸送將加劇環境和運輸壓力。(三)近兩年來,國際石油市場強勢震蕩,石油價格始終在高價位盤旋,減少對石油、煤等不可再生資源的開采與利用,將是中國能源發展戰略的唯一選擇。(四)按照中國的發展勢頭,即使加快水電、火電建設,到2020年,全國還有3200萬到4000萬千瓦的發電缺口,需要用核電去彌補。因此,加快推進核電建設成為國家實現能源與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協調發展的重要抉擇。
核電是一種清潔、安全、技術成熟、供應能力強的發電方式,成為繼火電、水電之后中國電力工業的重要支柱。目前中國核電發電量占全國總發電量的2.3%,遠低于目前世界平均核電發電量占總發電量16%的比重。
根據中國的核電遠景規劃,到2020年核電裝機容量將從目前已經投產和在建的870萬千瓦增加到3600萬千瓦,占全國電力裝機總容量的比例將提升到4%。這個規劃意味著從去年起,中國每年將至少批準建設兩個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也就是說,今后15年,中國每年都要建一座大亞灣規模的核發電廠。這將標志著中國核電工業由原先的適度發展進入到加速發展的階段。
核電布陣南粵
去年7月下旬,國家批準在嚴重缺電的廣東省和浙江省分別建設一座核電站,安裝總共4個100萬千瓦級的核反應堆發電機組。廣東核電建設一直領先全國。大亞灣核電站于1987年動工建設,1994年投入營運,每年發電量超過100億度;嶺澳核電站二期工程去年7月獲國務院批準建設;陽江核電項目也有望于2006年正式動工;廣東第四核電站正在確定選址,將平衡廣東地區核電布局。上述總投資預算600億人民幣的3個核電項目裝機容量合計400萬千瓦,加上運行中的深圳大亞灣、嶺澳一期核電站,2012年前后,廣東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800萬千瓦,屆時核電將布控整個珠三角沿海,有利廣東持續發展。據悉,廣東第5個核電站的選址和勘查工作亦已在臺山和珠海之間展開。
根據國家已出臺的核電發展規劃,浙江是中國未來重點發展核電的3個省份之一。除了浙江秦山核電站一、二、三期之外,三門核電站有望在明年開始建設,于2008年建成投產。此外,國家已批準東北將建首個核電站,地點是遼寧省靠海的大連市瓦房店,預計總投資600億元,年發電量為525億度,在國內現有核電廠中首屈一指。中國沿海取之不盡的海水,正好為核反應堆冷卻提供充足的水源,因此把核能打造為中國沿海省份常規一次性能源,可一舉打破當前能源結構的困局。
核電建設邁大步
經過20多年發展,中國在核電技術的研究開發、工程設備、設備制造、工程建設、營運管理等方面,已具備相當基礎和實力,能自主設計建設30萬和60萬千瓦壓水堆核電站,也具備“以我為主、中外合作”建設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站的能力。中央已決定加快核電的發展并確定主堆型為百萬千瓦級壓水堆。對于已經在近年快速發展的中國核電來說,統一運營主體、堆型、技術等異常重要,其主要內容就是推進核電設備國產化,從目前的50%盡快提高到70%以上。在去年歲末,終于傳出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即將成立的消息,這是中國核電體制改革和加快核電建設邁出的重要一步。
現在,中國加快核電建設的時機已經成熟,條件基本具備,正迎來一個核電工業的黃金發展時期,進入以自主建設、引進技術和中外合作建設為主要特征的快速發展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