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實時生產過程進入監控和監管兩大現代化系統時代
眾所周知,隨著監管信息系統(SupervisoryInformation System,簡稱SIS)概念的提出,電廠實時生產過程現代化管理工具已從單一依靠監控系統(Monitoring and Control System),進入到了可以同時使用監控(Monitoring and Control)和監管(Supervisory)兩個現代化系統的時代,這是我們研討不少相關問題時要關注的時代背景。
2 SIS應用層面的擴大和大數據智能診斷技術的發展
SIS經歷二十多年發展,應用層面不斷擴大。豎向從電廠廠級向上延伸至發電集團各層級;橫向從電廠向電廠主要設備制造廠(如鍋爐廠、汽輪機和燃氣輪機廠及發電機廠)和服務于電廠的科研院所擴展。SIS已在各應用層面不同程度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更令人鼓舞的是,正是由于SIS積累的大量寶貴無形資產——生產過程實時/歷史數據,為智能化時代充分利用它來開發大數據智能診斷系統提供了可能。從單參數和多參數的智能預警和報警,到設備和系統的功能和性能診斷報警,甚至向監控人員/監管人員提供原因分析或操作指導等,這已成為當今熱門課題和發展方向。
3 研究大數據智能診斷可行性評估指標要有全面的視角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人們開始著手討論和制訂一系列新的評估指標,以確定開發的大數據智能診斷技術的先進性和可用性。例如,要求預警準確率不應低于85%,報警準確率不應低于90%,以及異常事故工況報警數量不多于2個/10分鐘等。
縱觀這些指標的討論,從科技視角出發,不言而喻,這些指標愈高,則反映這些成果水平愈高。但是,我們目前主要討論的是工程應用層面的大數據智能診斷可行性評估指標問題。對此,作者認為, 隨著電廠實時生產過程現代化管理出現監控(Monitoring and Control)和監管(Supervisory)兩大體系,理所當然,我們也必須與時俱進從“監控”和“監管”兩個視角全面的去研究上述指標。但是,令人遺憾的是,目前在討論這些指標時,大多仍然停留在過去那樣僅從“監控”一個視角出發,即基于“過程監控要求監控值班人員集中有限精力,快速及時處理有限問題,否則反而會使他們無所適從,甚至干擾他們實時性很強的值班工作”觀點出發。這正是討論上述指標時,出現指標單一的原因。
如果我們擴大視野,不僅從監控視角,還從監管視角兩者綜合全面出發,大數據智能診斷可行性評估指標就不應該是那么單一的了。監管層不同于監控層,它是由高層監管人員、高級專家以及相關科技人員組成,采取值班制或非值班制等各種組織方式(盡管由于各種原因,監管層組織的探索發展不盡人意),借助監管系統,特別是其大數據智能診斷信息等,按照實時性分級,分析研究并指導一線監控人員。因此,對于他們來說,監管系統通過大數據智能診斷技術提供預警、報警、原因分析等信息,即使只有60%準確率,或者甚至更低,也仍然具有重要價值。因為,它可以幫助領導和專家在監管系統積累的數據海洋中發現更多比較復雜的潛在故障。
4 大數據智能診斷信息分級組織利用設想
根據上述分析,我們可以設想,監管系統的大數據智能診斷技術提供的信息可以根據監控和監管機構的組織,分級加以利用。例如:
對于準確率較高的信息,可以在發送給各級監管人員的同時,還可直接下發到一線監控人員;
對于準確率中等的信息,可以僅發送到各級監管人員,包括最低監管級的廠級監管人員;
對于準確率相對較低的信息,可以僅供離線值班高級監管人員,由他們組織研究確認后,再下達給電廠一線人員。
總之,隨著監管信息系統的產生,我們要合理組織新的監管體制和監管模式,合理組織不同成熟度的大數據智能診斷信息流,只有這樣才能解放生產力,充分發揮智能診斷技術的作用。反之,也能加快推動智能診斷技術發展和成熟。
5 結束語
評估指標本身的討論不是什么大的課題,但卻引出一些值得我們思考的重要啟示。
如前所述,當前電廠實時生產過程現代化管理工具進入可同時用監控和監管兩大現代化系統的時代,由于它們都服務于實時生產過程,其監控系統和監管系統的技術和理念相互高度交融。因此,作者認為,長期從事監控技術和管理的一部分有關人員,應當逐步擴大視野和研究范圍到監管技術和監管組織領域。而另一方面,長期借助傳統手段從事實時生產過程管理的領導和專家,要研究電廠實時生產過程現代化多級監管體系,并確保電廠實時生產過程監控和監管體系創新和協調。
最后,讓我們一起共同努力,迎接這一場電廠實時生產過程生產關系和管理的深刻變革!
作者簡介:
侯子良(1935-),男,上海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電廠自動化行業管理、標準化、設計及技術研究。
摘自《自動化博覽》2020年9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