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書》研究認為:數據已成為關鍵生產要素,是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的 “石油”。與此同時,數據安全成為全球關注焦點,面臨更多風險挑戰。各行業各領域企業需要積極利用新技術不斷提升數據安全保障能力。
數控機床作為制造業的“工作母機”,是工業領域生產加工的關鍵設備,數控機床本身的安全性以及在應用過程中的網絡安全防護能力直接影響工業生產和業務。隨著工業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數控機床打破原有的封閉性,實現互聯互通已成為企業發展的必然要求,數控機床聯網運行已成為趨勢,如何保證數控機床聯網運行的網絡與數據安全逐漸成為制約工業互聯網發展的關鍵問題之一。 對于海量、多種類的數控機床,傳統單一的安全防護技術手段無法解決數控機床網絡安全問題,需要從安全基線、主機安全、網絡邊界等各個層次提升數控機床的安全防護能力。近期,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簡稱“中國信通院”)依托工業互聯網安全技術試驗與測評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聯合北京神州綠盟科技有限公司編寫了《數控機床網絡安全研究報告(2023年)》,報告以工業互聯網背景下數控機床的發展為基礎,從數控機床國內外政策、安全技術研究、技術標準規范等方面分析了數控機床的網絡安全現狀。報告詳細分析了數控機床存在的漏洞隱患、入侵攻擊等網絡安全風險及深層次原因,并給出安全防護實施方案建議。最后,報告從標準、技術研究、評估評測等方面提出數控機床網絡安全未來的工作方向。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動5G發展的決策部署,全面落實《能源領域5G應用實施方案》《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促進以5G為代表的先進信息技術與能源產業融通發展,推動能源領域5G應用規模化落地,國家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聯合印發《2022年度能源領域5G應用典型案例匯編》,共包含33個典型案例。希望可以擴大示范效應,打造能源領域5G應用的良好生態環境。
央國企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其數字化轉型成功與否,攸關我國經濟的長遠健康發展。在全球數字化的浪潮下,我國《“十四五”規劃和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要加快建設數字中國,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國資委文件也提出,國有企業要實現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資產比重要從當前的30%提高到60%以上。
現階段,工業 AI 質檢解決方案,正在逐步融入制造業產品的生產流程中。實時計算處理,統一網絡、存儲資源協同調度和優化,滿足服務的低時延、應用智能、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方面的需求,均需要通過標準化的方法,統一產業的需求。目前行業中仍缺少體系化的工業 AI 質檢標準,沒有具體場景所對應的技術能力要求,從而影響產業生態的規模發展。工業 AI 質檢標準化研究報告,旨在分析工業 Al 質檢領域實際落地應用,總結歸納質檢硬件設備、機器學習平臺、運行監控軟件、接口等方面標準化需求,提出應用實現的基本技術方向。
在工業互聯網發展過程中,數據在刻畫產業脈絡、描繪產業趨勢、勾勒產業全景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下一步我們一方面將繼續以數據價值為導向,動態跟蹤在中觀和宏觀層面有價值和意義的工業數據。另一方面將優化創新工業互聯網平臺監測數據的測算方法和產品,以年度指數思路測算月度、季度指數,全方位、全領域、全時段跟蹤呈現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態勢,洞察產業鏈長短板和關鍵點。同時,面向行業垂直領域打造特色工業指數資源池,形成預測性、風險性指標,并探索增加區域級、城市級特色內容,為產業各方提供科學參考。
智能制造是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工業軟件及現代管理思想在制造企業全領域、全流程的系統應用而產生的一種全新的生產方式。智能制造的應用能夠使制造業企業實現生產智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務智能化與產品智能化。
本研究報告回顧了工業數字化發展歷程的背景, 并對工業數字化產業發展層級進行梳理, 針對關鍵技術展開重點分析, 討論了技術發展趨勢和行業動態。報告指出,伴隨著我國工業數字化平臺整體能力的提升,低代碼開發、工業模型、數據模型等平臺關鍵能力提升明顯, 數字孿生等新技術在平臺探索應用。“5G+工業數字化”實踐已初步展現變革性的賦能意義, 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開啟了新模式、新空間、新未來。
這是中國信通院連續第九年發布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3年報告在延續以往對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最新態勢量化分析的基礎上,首次研究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效率水平,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更多參考。
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不斷開展,企業對數據越來越重視、對數據的訴求越來越豐富。本白皮書旨在討論如何從工程化的角度加速數據到價值的轉化過程、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價值,幫助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應對來自業務、外部市場、內部數據能力提升等一系列問題。
為系統總結和回顧近年來中國在智能制造產業領域所取得成績,深入了解中國智能制造產業發展現狀和趨勢,分析中國智能制造產業發展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智能制造產業促進中心、信息化工作委員會、品牌戰略專家委員會聯合中國信息產業商會大數據產業分會、東南數字經濟發展研究院、北京信息產業協會等相關機構組成研究團隊,共同編寫了《2022年中國智能制造產業發展報告》。發展報告主要包括智能制造概況、5G賦能制造業轉型升級、全球智能制造態勢、中國智能制造概況、原則任務、態勢分析、產業分析、趨勢分析、前景分析、最新政策、優秀企業案例等共十篇。
ChatGPT,有可能是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技術進展的一大里程碑,開啟人們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的新時代。人工智能,一方面帶動了新一輪產業變革,各行各業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實現數字化和智能化轉型,帶動數萬億規模的產業升級。另一方面,人工智能還可以創造出新的需求和新的增長點,比如內容創作、比如自動駕駛,都將是人工智能時代下新型應用場景。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過程將是非線性的,潛力是超乎想象的。ChatGPT的推出,可能使得搜索引擎、內容創作、文案撰寫、法律咨詢等行業面臨挑戰,而智能駕駛、人工智能搜索、AI內容創作等行業可能迎來增長空間。
該方案指出制造行業碳中和的核心就是智能制造,本質是基于“信息物理系統(CPS)”實現“智能工廠”,構建以CPS為核心的數據價值體系;其次,總結了制造行業碳中和互聯、數據、集成、創新、轉型的五大特色,以及云計算、大數據、工業機器人、虛擬現實等九大支柱;最后,PPT提供了智能工廠管理體系與制造體系一體化解決方案服務,并對制造行業碳中和應用的應用場景分析。
人工智能通過智能匹配最佳算法,可在無需數據專家的參與下,自動執行數據準備、分析、融合對孿生數據進行深度知識挖掘,從而生成各類型服務;數字孿生有了人工智能技術的加持,可大幅提升數據的價值以及各項服務的響應能力和服務準確性,賦能給各垂直行業。
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必須從價值、技術、業務三個視角統籌考慮,其中,價值重構是邏輯起點,技術支撐是工具,業務落地是內核,要以價值重構為主線,堅持技術支撐和業務落地雙輪驅動,實現技術和業務雙向迭代。
醫療行業數字化發展迅速,各級醫療機構累積了大量醫療數據,包括電子病歷、健康檔案及人口信息等,均具有極強隱私性。隱私計算技術能夠促進健康醫療數據跨機構、跨地域的流通共享,充分釋放數據價值的同時,保障數據擁有方的權益和個人隱私。目前,隱私計算技術已在醫院信息化平臺、公共衛生預警系統、新藥研發、醫保業務系統等多種場景中應用實踐。 經前期多方調研及論證研究,互聯網醫療健康產業聯盟等相關單位進一步總結提煉行業實踐經驗,共同完成了《隱私計算醫療應用白皮書(2022)》。該報告梳理了隱私計算技術的總體發展情況,匯總國內醫療健康領域的應用發展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