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告聚焦2022年我國AI產業參與者的特征表現、探討AI產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的價值與地位、洞察參與者的發展路徑與產業進階突破點。希望通過本報告,為讀者呈現人工智能產業現狀,提供辨析和判斷人工智能行業未來發展的方法啟發。
近日,中國聯通發布了《5G專網賦能工業數字化白皮書》,推進5G和工業生產系統深度融合,實現專網能力、應用實踐、賦能體系三大升級。
智能工廠建設方案
數字化轉型是指: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5G等新技術,目的是要建立一種全新的、以數字技術為核心的、富有活力和創新性的新商業模式,幫助客戶達到開源節流、降本增效、控制風險、提升口碑、走向國際化的效果,從而根本上提升企業的競爭力。要特別強調的是,數字化轉型不僅僅是IT變革,而是組織、業務、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產品研發、供應鏈、制造、財務等企業要素的一次全方位變革。
2023年2月17日,以“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引領零碳持續發展”為主題的2022國家能源互聯網大會在廣州成功舉辦。會上,電力規劃設計總院有限公司院長助理劉世宇作了題為“雙碳戰略下我國新型電力系統發展展望”的報告。
《白皮書》基于拓爾思數據要素業務的實踐,從我國數據要素市場發展背景到拓爾思數據要素業務發展歷程、業務目標、商業模式、業務體系、數據資產、數據和云服務、市場規模、發展方向等層面進行了全面介紹。 隨著數據要素市場發展和改革不斷深入,我國數據要素市場進入蓬勃發展階段,市場規模將破千億,而拓爾思也將迎來數據要素業務高速增長的黃金發展期?!栋灼分攸c介紹了拓爾思以做大做強數據要素業務為發展目標,通過充分發揮海量數據規模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在經營過程中形成了一套 “1+1=N ”的商業模式,即基于自研的大數據底座和人工智能底座,以場景驅動推出N個行業數據和云服務。目前,該模式已在政務、金融、媒體、輿情、安全、專利等行業或領域獲得了成功實踐。
報告從人工智能產業的基礎設施、算法模型、產業應用三方面出發分析各類趨勢的關鍵要素,并深度剖析趨勢的發展節點與核心驅動力。易觀認為人工智能將加速走進千行百業,深度參與數字中國的建設的同時成為產業高端化的核心驅動力之一,而人工智能產業格局也將迎來快速的改變。
近日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將數據要素放到一個更為宏大的“數字中國”圖景中。《規劃》明確,數字中國建設按照“2522”的整體框架進行布局,即夯實數字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體系“兩大基礎”,推進數字技術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深度融合,強化數字技術創新體系和數字安全屏障“兩大能力”,優化數字化發展國內國際“兩個環境”。同時,《規劃》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橫向打通、縱向貫通、協調有力的一體化推進格局,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到2035年,數字化發展水平進入世界前列,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重大成就。 3月7日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根據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議案,組建國家數據局。據新華社報道,國家數據局將由國家發改委管理,負責協調數據基礎制度建設,統籌數據資源整合共享和開發利用,統籌推進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規劃和建設等。 隨著國家政策的密集發布,數據作為關鍵生產要素的地位進一步明確。
白皮書指出,云網融合是6G網絡發展的必然趨勢,面向2030年,以沉浸式XR、元宇宙等為代表的新業務對網絡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以提供地面連接為主的5G SBA架構將向“泛在連接+智能感知”的新架構進行演變,在“三層四面全云化”的理念下,提出了數據驅動的分布自治6G網絡架構。
數字孿生城市是智慧城市發展的新高度和新方向,是數字技術在城市的綜合集成應用,是未來城市提升長期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基礎設施。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提出“探索建設數字孿生城市”。 本報告原創提出了數字孿生城市成熟度模型,提煉了數字孿生城市五等級特征(外觀孿生,實景呈現;機理孿生,點狀應用;孿生互動,綜合集成;智能優化,動態推演;虛實共生,創新引領),并提出5大能力域和23個能力子域的等級要求,為數字孿生城市項目評估、能力識別和改進升級提供了有益參考。
數控系統為機床“大腦”,是機床最核心部件,由數控裝置、伺服系統、測量系統構成。由于數控系統的標準品屬性規模化效應較強,同時技術難度高,大部分機床廠以外采為主。根據我們測算,21年國內數控系統市場空間216億元,潛在進口替代空間137億元,市場空間廣闊??紤]目前國產高端機床仍有較大國產替代空間,同時在“自主可控”相關政策催化下國產替代有望加速,同時我們預計 23 年數控系統行業景氣度也有望持續回暖,國產數控系統需求有望實現高增長。
近日,德勤管理咨詢中國發布《2023技術趨勢》報告,從全球紛繁技術創新中提煉出未來18到24個月或將深遠影響企業的重要技術趨勢,旨在幫助廣大政企用戶精準把握科技趨勢,構建創新驅動的未來。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保障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行的意見》等有關要求,近日,交通運輸部印發《地鐵車輛運營技術規范(試行)》(以下簡稱《技術規范》),進一步提高地鐵車輛運行可靠性、可用性、可維護性和安全性。
本報告從背景與意義、建設指南編制過程、建設指南內容解讀、實施建議等四個方面,詳細闡述了兩項建設指南的編制思路和內容?!豆I互聯網密碼支撐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明確了密碼應用共性、設備密碼應用、控制系統密碼應用、網絡密碼應用、邊緣計算密碼應用、平臺密碼應用、數據密碼應用、密碼行業應用、密碼應用管理與支撐等九個方面的標準建設內容?!盾嚶摼W(智能網聯汽車)密碼支撐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提出從基礎共性、智能網聯汽車、信息通信、服務與平臺、智能交通、密碼應用管理與支撐等六個方面構建車聯網密碼應用標準體系。兩項建設指南對加快指導研制工業互聯網和車聯網密碼應用標準,強化安全防護能力,推動相關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支撐作用。
隨著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制造業迎來了史無前例的嚴峻挑戰。如何提高柔性生產水平、科學敏捷決策,在波動不定的市場環境中始終保留自己的一席之地,是制造企業需要持續關注的問題,也成為了每一個制造行業企業主的必然“大考”。在此背景下,希望本白皮書可以幫助企業建立從數據獲取生產到數據消費利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使數據正式成為企業的資產被利用且產生價值。
國家標準GB/T 42137-2022《離散型智能制造能力建設指南》由339-1(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歸口 ,主管部門為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將于2023年7月1日實施。